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问题。 1.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 ...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  )

①F表示资源获取  ②F表示产业消费 

③H表示废物排放  ④H表示产品消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①高经济增长 

②发展清洁生产 

③倡导循环经济 

④减少资源开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B   2.D     3.B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1.其中E表示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资源,F表示生产活动,G表示人类消费各种产品,H表示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 2.由于E过程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如果获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就会产生环境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节约型发展道路主要从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等方面分析。故②③符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农牧业、海洋油气开发、深海采矿等已形成规模,海洋将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新的依托空间。据此完成问题。

1.下列行为不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

A.大面积的海水养殖 

B.大量围海造田 

C.定期海上禁渔    

D.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

2.近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十分丰富,其开发技术也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

A.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B.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C.部分取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D.它是一种洁净无污染的能源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完成问题。

省区

新疆

内蒙古

西藏

青海

甘肃

宁夏

陕西

山西

河北

其他省区

所占比例(%)

40

24

16

8

7

1

1

1

1

1

1.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能源,严禁乱砍滥伐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新的经济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是(  )

A.谁污染谁治理     B.等价交换     C.循环经济       D.粗放经济

 

查看答案

《中国气象报》2010年11月27日讯:27日凌晨3时许,安徽省安庆市区出现罕见的“泥雨”天气,很多车辆都被浇得灰头土面。该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结果显示,前日晚8时左右外地不明具体来源的、巨大范围可吸入颗粒物侵入该市上空。据安庆市环保局介绍,这已是今年该市下的第二场“泥雨”。据此完成问题。

1.你认为安庆地区26日的“不明具体来源的、巨大范围可吸入颗粒物”最可能是(  )

A.森林资源匮乏         B.草场退    C.水土流失        D.沙尘

2.该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和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①强风 ②沙源 

③不稳定的天气 

④野生动植物的生境遭到破坏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显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