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如图所示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频发洪涝灾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图...

如图所示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频发洪涝灾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A、B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A为________ 。A的西侧是____________地形

区。

(2)“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C河段景观描述,请说明其形成过程。(2分)

(3)近年来,该地区针对洪涝灾害频发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1)A:巫山或第二、三阶梯分界线(1分)四川盆地(1分)    (2)由于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坡度变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 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2分)    (3)建设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体系;修水库,调节河流径流量;退田还湖,修建分洪 蓄洪工程,加固堤坝(4分)。(疏浚河道、裁弯取直等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中游的洪涝灾害。 (1)结合图示的河流轮廓判断:A表示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的巫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 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2)“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反映C河段地上河的特征:主要原因从泥沙淤积角度分 布;自然原因:河道弯曲,地势平坦;人为原因:上游植被破坏,使河流含沙量加大,则 带到该处,水流变慢,泥沙淤积。 (3)洪涝的治理措施主要从水利工程建设结合生态工程建设考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等气温年较差(年较差指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

之差)分布图和沿满洲里—绥芬河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大值约为        ;主要出现在        省。

(2)图中P地与附近同纬度地区相比,其年较差   ,原因是                

(3)写出地形剖面图中字母A、B、D表示的地形区名称。

A                ;D            

(4)C地形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简述该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和形成的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

稀土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

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供应了国际市场97%的需求。读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有关甲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从单纯的采掘矿区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矿产品加工贸易区

B.应大力发展光学、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产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C.应发挥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开采,以满足国际需求

D.大力发展工矿区旅游,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2.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区可利用当地丰富的稀土、水资源,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

B.丙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C.乙地区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D.丙地河段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水质不好,应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查看答案

与北美洲相比,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失的是 (    )    

A.极地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查看答案

读七省区某种自然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完成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植被是  

A.高山草甸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荒漠             D.草原

2.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问题是

A.酸雨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化      D.沙尘暴

 

查看答案

表为我国某一地区的粮食作物种植表,据此回答问题。

土地利用

方式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方式1

冬小麦

大豆

休耕

玉米、高梁

冬小麦

方式2

休耕

玉米、高梁

冬小麦

大豆

休耕

1.该地区的耕作制度是           

A.一年一熟或两熟      

B.一年二熟或三熟

C.两年三熟

D.三年两熟

2.造成该地区农作物收获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供应不足  

B.冬、春时节沙尘暴频繁

C.地下水位变化大      

D.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