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15分)阅读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1)分别归纳图中...

(15分)阅读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6分)

 

分布特点

自然原因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甲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2)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6分)

                                                                                         

材料三

 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14)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15)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3)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3分)                                            

                                                                                   

                                                                               

 

(1)(6分) 分布特点 自然原因 甲 盆地周围山麓地带 (盆地周围绿洲地带) 气候干燥,制约的主要条件是水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 乙 分布在河谷地区 青藏高原,制约的主要热量,河谷地区热量相对较好。 (2)(6分) 答:①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②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或生态环境恶化) ③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3分)      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或农林牧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1分);种植业、畜牧业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或利用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1分);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1分);冬季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1分)。(任选3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综合分析。 (1)甲地区位于新疆,特色农业为绿洲农业。乙地区位于西藏,特色农业为河谷农业。 (2)甲区域位于新疆为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分布与河流沿岸的绿洲地区,但如果过度发展种植业,会导致大量消耗水资源,会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则导致植被枯萎,荒漠化扩展。同时干旱地区可能出现不合理灌溉而导致土壤盐碱化。 (3)该农场的经营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故可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12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人均工资,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12,完成问题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由图12可以推断,该区域     (    )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0—T1年吸引的技术导向型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 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 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2.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    )

A.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B.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查看答案

读图11回答问题。

图11

1.图中,促使香港—珠三角从“前店后厂”向“前厂后店”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劳动力         B.科学技术       C.交通运输        D.市场

2.2009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在流动格局上,农民工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引起上述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我国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加快

C.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               D.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开发加速

 

查看答案

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

A.甘肃省          B.江苏省           C.贵州省            D.海南省

2.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

A.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B.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查看答案

木薯是喜高温,不喜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水薯约7.5吨。图9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9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9所示区域最适宜种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    )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查看答案

图8为我国部分区域四类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根据有效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全年累计小时数,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分为风能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和贫乏区。完成问题。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四地风能资源分布及原因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风能贫乏区;盛行中纬西风,地形闭塞

B.②风能较丰富区;盛行西南季风,地形平坦

C.③风能可利用区;盛行东南季风,地形闭塞

D.④风能丰富区;邻近冷气团源地,地形平坦

2.下列四地风能资源丰富程度与④地最接近的是

A.雅鲁藏布江谷地        B.东南沿海地区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