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2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2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

A.1970~1976年               B.1977~1984年

C.1980~1989年               D.1989~2000年

2.该支流流入(   )

A.黄河         B.长江        C.辽河       D.黑龙江

3.1983年以来 ,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

A.建设用沙量增加            B.兴建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

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D.连续干旱

 

1.A 2.B 3.B 【解析】 1.根据图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曲线同步变化相似性,可知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1970~1976年。 2.根据图中年净径流量多年平均值为1500亿立方米,可知该支流流量较大,则该支流流入最可能是长江。 3.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该支流流域的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得到较好的控制,兴建水库拦截一部分泥沙,建设用沙量增加和连续干旱对该支流出口处年净输沙量没有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则可能增加年净输沙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1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1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1

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日本

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

A.单位GDP能耗     B.碳排放量

C.能源进出口量     D.煤炭自给率

 

查看答案

阅读江西省三清山旅游景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境内的三清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景观,该地断裂、裂隙发育,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观,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江西省重点开发的旅游景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所列的景点名称反映该景区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各举两例。(2分)

2.简述三清山旅游景区奇峰怪石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分析三清山旅游景区开发的有利条件。(4分)

 

查看答案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分)

2.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分)

3. 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1分)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

地区

旱灾频次

水灾频次

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

32

219

松辽平原

169

357

环渤海平原

415

799

黄淮平原

846

1407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

949

2151

1. 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4分)

2.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分)

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分)

 

查看答案

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9分)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_________,北京的日期是_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_________区到东12区。(3分〉

2.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____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角速度逐渐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______。(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