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为3月1日至5月25日长江中下游平均降水量历年变化。据图文完成问题。
1.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判断出长江中下游地区
A. 水旱灾害总是周期性发生 B. 近十年来洪涝灾害最为频繁
C. 2010年遭遇了60年一遇的洪灾 D. 2011年遭遇了60年一遇的旱灾
2. 2010年和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期降水量出现巨大差异,主要原因是
A. 夏季风进退异常 B. 冬季风活动异常
C. 台风影响 D.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3.2010年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与1954年相比,降水量相差不多,但洪水水位和最大洪峰流量高于1954年,灾情严重。主要原因是
A. 水位高是由于河床变浅、湖泊面积减小
B. 水位高是由于河床加深、流域面积增大
C. 洪峰量大是由于受强热带低压控制
D. 洪峰量大是由于受三峡工程的影响
4.2011年5月,鄱阳湖、洞庭湖等“水乡泽国”呈现出渔船搁滩、湖底跑车的罕见景象。当地政府考虑到灾害的关联性,紧急部署预防
A. 地质灾害 B. 洪涝灾害 C. 鼠害 D. 低温冻害
可能诱发地震的人为原因是
A. 过度开垦土地 B. 大型水库蓄水 C. 人为环境污染 D. 破坏植被
2011年的强台风“梅花”被网友戏称为“梅超风”,它“忽悠”得我国从福建到东北沿海紧急转移了110万人口,最终却仅在朝鲜半岛登陆。据此完成问题。
1.台风“梅花”的生成地分布在
A. 西北大西洋海区 B. 北印度洋海区
C. 西北太平洋海区 D. 南太平洋海区
2.根据材料判断,台风“梅花”的移动路径是从生成地
A. 向偏西移动 B. 向西北移动
C. 先向西北,再转向东北 D. 先向东北,再转向西北
3.台风“梅花”侵袭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为
A. 冬春之交 B. 夏季 C. 春季 D. 冬季
4.我国沿海省区采取紧急预警措施,主要是防范台风带来的
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暴雨洪涝 ④严重干旱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5.目前,对台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利用
A. 气象卫星 B. 航天飞机 C. 探测气球 D. 人工监测
2012年1月底到2月初,一场罕见的寒潮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据此完成问题。
1.形成此次灾害的近地面天气系统是
2.受此次寒潮影响,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水网结冰,罗马则打破了26年来的降雪记录。而在正常年份,该地区同期的气候特征应为
A. 高温干燥 B. 寒冷干燥 C. 温和多雨 D. 温和少雨
3.寒潮带来的良性影响可能有
A. 阻碍交通 B. 能源紧张 C. 农业受损 D. 减少病虫害
图3中,甲、乙、丙、丁四地都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的四地景观有桂林山水、华山西峰、黑龙江五大连池、黄山“飞来石”。四地按地理位置从北到南排列,应为
A. 甲—乙—丙—丁 B. 丁—甲—乙—丙
C. 丁—乙—甲—丙 D. 甲—丁—乙—丙
2.关于图中四地地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火山构造 B. 乙—风化作用
C. 丙—流水沉积 D. 丁—断层构造
3.关于图中四地旅游安全特别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地登山应注意坡陡路险 B. 乙山观日出应注意昼夜温差大
C. 雨季游丙地应预防地质灾害 D. 游丁地应随时预防火山喷发
读表1和图2,完成问题。
表1:某年杭州国内游客统计
来源 |
人数比例(%) |
平均逗留(天) |
上海 |
45 |
2 |
江、浙 |
25 |
3 |
华东余省 |
20 |
3 |
其他省份 |
10 |
4 |
总计 |
100 |
2.65 |
1.关于杭州国内客源地的分布特点及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 上海游客人数超过江浙两省总和,因为上海离杭州最近
B. 合肥游客人数比南京少,只因为合肥经济较落后
C. 华东以外游客较少,因为对杭州风景不了解
D. 客源地人数随距杭州的远近而变化,因为旅游成本不同
2.距离杭州300千米范围内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是
A. 苏州园林 B. 南京明孝陵 C. 黄山 D. 武夷山
3.黄山市和杭州市都是我国著名旅游城市,但黄山市的游客平均逗留天数只有1.77天(2009年),远低于杭州。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游览价值②市场距离③地区接待能力④交通位置及其通达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