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日记中这样写道:“这里的大多数植物的叶子坚硬,叶面光滑且有蜡质薄膜,果园里种植的大多是柑橘、柠檬、无花果和葡萄。”据此回答问题。
1.王教授日记记述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终年炎热少雨
C.终年高温多雨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这里的气候成因是
A.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B.受季风环流影响
C.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D.受西风和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读图4,完成问题。
1.具有图示典型海岸景观的国家是
A.挪威 B.新西兰 C.日本 D.西班牙
2.该海岸典型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A.海浪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读图3“非洲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降水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 D.洋流影响
2.F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降水条件
C.地形 D.洋流
该图为某国(①区域不属于该国领土)玉米主产区和玉米种植、收获的时间。该国制造业、采矿业是其经济支柱。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国玉米主产区7~10月为农闲时期,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降水稀少,水源条件差
B.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不适合玉米生长
C.气候过于炎热干燥
D.降水过多,多洪涝灾害
2.7月,一艘轮船把该国矿产品从甲港口经澳大利亚西岸运往上海,沿途大多( )
A.逆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顺风顺水 D.顺风逆水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灾害损失率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
B.因为经济发达,甲地区损失率最大
C.乙地区损失率较大,其原因之一是抗灾能力差
D.丙地区损失率较小,其原因是灾害种类单一,强度小
2.根据“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推测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自然灾害损失率最接近该图中的 ( )
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对于两条河流的共同点判断正确的是 ( )
A.都位于盆地地区 B.都位于平原地区
C.都位于温带草原气候区 D.都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2.下列关于甲河、乙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乙河入海口处形成土壤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B.乙河的流量比甲河的流量要小
C.甲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乙河的汛期出现在春季
D.甲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乙河水流平缓,航运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