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3分)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5分)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2分)
(4)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3分)
图10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3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 (共13分)
(1) 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4分)
(2)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格内容(3分)
工业区 区位条件 |
鲁尔工业区 |
沪宁杭工业区 |
自然资源 |
|
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
交通 |
内河航运、陆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多样,方便快捷 |
内河航运、陆地、航空和 __ 等运输方式齐全,方便快捷 |
市场 |
市场广阔 |
市场广阔 |
劳动力 |
|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 |
(3)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3分)
(4) 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据图10、表3,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2分)
资料一:见图9
资料二:见表2
表2 不同年代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
|
1990年 |
1995年 |
1999年 |
2000年 |
东部地区 |
93.86 |
87.69 |
87.77 |
87.83 |
中部地区 |
3.87 |
9.25 |
9.38 |
9.17 |
西部地区 |
2.27 |
3.06 |
2.85 |
3.00 |
(1)外商在中国投资快速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多选,填正确项字母)。(2分)
A.自然条件优越 B.市场潜力大 C.矿产资源丰富
D.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 E.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2)图9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 ; 表2反映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 (3分)
(3)分析外商在东部投资的原因(4分)
(4)中西部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吸引投资(3分)
图8为“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特征是 ( )
A.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B.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C.农业生产高度商品化 D.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
2.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原因是 ( )
①纬度偏高,气候湿冷 ②地势起伏大,不利于机械耕作
③人口、城市集中 ④土壤肥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完成问题。
1.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2.从某一时刻的遥感影像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
A.森林火灾面积 B.土地干旱程度
C.河流的洪峰流量 D.植物病虫害程度
读图7并回答问题
1.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 )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2.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3.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