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某中学有一环保小组对一有大量浮游植物的湖泊,从上游①到下游②,进行溶解氧量(DO)、生化耗氧量(BOD)、无机物(N、P)的浓度进行调查,其结果有可能的统计图是
区域行业分工指数可大致衡量区域分工的程度。指数值越高,两地区的行业差异性越大,反之则两地区产业相同性越大。读表1完成问题。
表1 环渤海地区分工指数
1997年 |
天津 |
河北 |
山东 |
辽宁 |
北京 |
0.393 |
0.684 |
0.785 |
0.528 |
天津 |
|
0.688 |
0.653 |
0.519 |
河北 |
|
|
0.387 |
0.463 |
山东 |
|
|
|
0.546 |
2001年 |
天津 |
河北 |
山东 |
辽宁 |
北京 |
0.437 |
0.908 |
0.938 |
0.753 |
天津 |
|
0.691 |
0.738 |
0.678 |
河北 |
|
|
0.519 |
0.530 |
山东 |
|
|
|
0.728 |
1.与北京产业结构最为相似的省级行政区是 ( )
A.天津 B.河北 C.山东 D.辽宁
2.1997—2001年,分工指数的变化说明环渤海地区 ( )
A.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 B.产业结构趋于一致
C.经济发展速度都在加快 D.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读图6,回答问题。
1.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A. M为资金,N为劳动力 B. M为能源 ,N为技术
C. M为技术,N为资金 D. M为信息,N为零部件
2.若M为钢铁厂,其转栘对甲乙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 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C.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 D.带动乙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
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图5),回答问题.
1.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有关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 )
A.汽车工业出现在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B.汽车工业不宜与相关工业集聚
C.欧洲工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基础好 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
2.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3.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条件是( )
A.原料、燃料丰富 B.分布集中,工业投人少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D.重视科技投入
阅读图(图4)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次年经济工作的6项任务当中,旋即引起海内外的广泛注目。这里的中部地区主要是指我国的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山西诸省。
材料二“中部崛起”的提法是针对“中部塌陷”提出的,“中部塌陷”是指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
1.导致“中部塌陷”的原因,与国家近20年来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关,上世纪70年代末中央重点发展 ,80 年代末倾力打造 , 90年代中重点建设 ,90代末实施 , 2003年又提出了 ,所有这些都与“不是东西”的中部擦肩而过,从而使中部成为“政策边缘化地区”。 (①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②振兴东北、③珠江三角洲、④长江三角洲、⑤西部大开发) 下述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⑤④② B.④③①⑤② C.③④①⑤② D.③①④⑤②
2.有关中部地区发展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山西建成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
B. 湖北适合发展轻纺工业和建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基地
C.湖南、江西适合发展多种有色金属工业
D.河南郑州适宜发展成为我国的钢铁基地
3.山西省与环渤海经济区的联系是( )
A. 将二者联系的唯一途径是铁路交通线
B.山西可为环渤海经济区提供能源和水源
C. 环渤海经济区可以为山西省提供科技和经济贸易通道
D. 面临的共性任务是加快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的速度
4.山西省位于:①黄土高原;②东部季风区;③东部经济地带;④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下列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下列四组地形区中,全部居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
A.四川盆地一阿尔泰山一云贵高原一祁连山
B.柴达木盆地一天山一江南丘陵一云贵高原
C.准噶尔盆地一长白山一眚藏高原一横断山
D.塔里木盆地一云贵高原一黄土高原_太行山
读某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比例变化图,回答问题。
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2.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D.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上升极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