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6ec8aac122bd4f6e

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

 

A地未来30小时内因高压脊(或天气系统)东移(2分),风向将由偏北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2分),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或气压梯度加大)(2分),风力略有增加(2分)。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2分),A地气温也会略有上升(2分) 【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天气图的综合分析。风向与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有关;风力与等压线的疏密(气压梯度力大小)有关;气温与天气变化有关,也与风的方向有关(从高纬来风较冷,从低纬来风较暖)。故结合图示该天气系统一天大约向东跨经度1.5°左右判断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该图表示以南极为中心的半球俯视图, M为极点,a为晨昏线,PM和QM表示两条经线,P、Q在a上,且P是a上纬度最高点。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若Q点为晨点,P点的纬度71度。那么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P点位于东经30度,且与Q点位于同一经线上大部分地方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时,由此时的北京时间为

A.18时   B.20时    C.8时    D.6时

3.关于P、Q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到M点的距离相等

B.Q点比P点先看到日出

C.图中P、Q间的弧线可表示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D.两点不可能昼长相等

 

查看答案

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13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

 

②地

④地

气候

类型

 

 

特点

终年温和湿润

 

分布

规律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2) 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____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3) ②地常年盛行______风,该地的盛行风是______(填字母)。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4)与③地比较,①地水循环活跃,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环节上。

(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沿BC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___,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______m以上。

(2)沿剖面线BC的地质剖面图中①、②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河流③和④两处中:河流横断面呈“V”型的是______处,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

河流横断面呈“U”型的是______处,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一艘货轮12月初从香港出发驶往荷兰的鹿特丹港,历时近2个月。据此完成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选择最近路线航行,货轮经过海峡的先后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2.货轮通过①海峡时,其航行情况为                     (   )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3.若沿途不装卸任何货物,经过④海峡后,货轮的吃水深度将会(   )

A.变浅      B.加深      C.不变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

如图是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B.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

D.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垂直地域的差异

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