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判断图示东部地区的地势特点,并说明依据。(4分)
(2)比较图中河流甲、乙两段流经地形类型及河谷形态的差异。(8分)
(3)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8分)
读我国主要耕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B所表示的耕地类型分别是____和____,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和____。(4分)
(2) A、B区域之间的界线大致是____,这条分界线与我国____℃等温线及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4分)
该图是某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GDP区域比重图。水资源与人口、耕地、GDP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
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我国一中学地理小组欲研究其面积的变化情况。以下为该小组查找的部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表1 洞庭湖年输沙量
|
年输沙量(103 m3) |
占入湖总沙量(%) |
长江来沙 |
1.094 |
82.0 |
四水来沙 |
0.241 |
18.0 |
入湖总沙量 |
1.335 |
100 |
出湖总沙量 |
0.351 |
26.3 |
湖内沉积量 |
0.984 |
73.7 |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
表2 洞庭湖面积和容积的演变
年份 |
湖泊面积(km2) |
容积(亿m3) |
1949年 |
4 350 |
293 |
1954年 |
3 915 |
268 |
1958年 |
3 141 |
228 |
1971年 |
2 820 |
188 |
1977年 |
2 740 |
178 |
1984年 |
2 691 |
174 |
1995年 |
2 625 |
167 |
1997年 |
2 145 |
150 |
1.该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资料,确定了引起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的几个原因,其中最合理的有( )
①泥沙淤积 ②南水北调 ③气候变暖 ④围湖造田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该研究小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为改变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减小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 )
①重点在四水流域进行水土保持
②在长江下游植树造林
③退耕还湖
④疏浚河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B.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
C.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南接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水力资源丰富 B.含沙量大 C.有冰期 D.流量小
3.黄河凌汛发生的河段是( )
A.上游和中游的各一部分 B.中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
C.下游的一部分 D.上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
读某区域的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之间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C.四川省与陕西省之间的分界线
D.山脉以北植被主要是落叶阔叶林,以南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2.下列有关图中丙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带性土壤为紫色土,因而被称为“紫色盆地”
B.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猪和甜菜产地
C.农业发达,水利兴盛,有“天府之国”之称
D.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