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4“我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1.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
①劳动力充足 ②市场广阔 ③水运交通便利 ④煤炭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山西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减少煤炭开采量 ②消除环境污染
③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④建设坑口电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问题。
1.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的区位指数小于10 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
2.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中关于其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交通便利 ②老工业基地,经济基础好
③矿产资源丰富④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材料: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155m)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据此题
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源减少
3.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B.冰雪融水量不足
C.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 D.围湖造田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与中、西线工程相比,最大的优点的
A.水量大、水质好 B.有京杭大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
C.全程可以自流 D.可以大大促进供、受水地区的经济发展
读“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完成问题。
1.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资源状况 D.人口
2.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其能源紧张状况
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沿线各自然带大致呈纬度地带性变化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形成“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局面
B.各个城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C.各个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相互竞争,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D.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个城市的功能结构趋同,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