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淮河治污步履沉重”的资料,回答问题。
淮河位于我国腹部,流经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流域面积26万平方千米历史上的频繁旱涝给淮河沿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建国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先后在淮河修建了4000座水闸,大提高了淮河的防旱排涝能力。然而随着流域经济的迅猛发展,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急剧膨胀,加之城市生活的大量排放,淮河污染现象日益严重。从80年代开始,淮河的水污染事故不断发生,严重影响到沿岸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进入90年代,蚌埠,淮南、盱眙等地曾发生严重的水荒事件。当地人民说淮河水质变化的情况是:“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
为了治理淮河水污染,1995年8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流域性法规《淮河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淮河走上了依法治水的轨道。根据国务院对“三河三湖”的水污染治理的总体部署,1996年7月1日之前,关闭了沿岸所有产量在5000吨以下的小造纸厂。1997年12月31日零点之前实现了淮河流域所有重点工业企业废水基本达标排放。1998年1月1日对依然超标排污的企业关停,实施淮河治污“零点行动”。2000年底,国务院要求淮河水恢复清澈。
奔波于豫、皖、苏淮河沿岸,我们既为看到了粼粼碧波的河段感到欣喜;也为至今泛着黑色的河水深感忧虑。喜的是作为中国第一条全流域治理的河流,淮河治理已从热闹归于理性,流域内的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始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质量平衡、和谐,有些地方采取了环保治污走市场化道路的措施,忧的是有些地方污染还相当严重,工业达标排污反弹,一些被关停的“十五小”企业争市场,个别地方政府因局部利益干扰淮河的整体治污。
看来淮河要实现水变清,还要做出巨大的努力,这种努力不仅仅是简单的关闭几个污染企业,更重要的是沿淮流域各级政府领导和企业经营者要把它放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高度来对待。
1.淮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反映的是哪一类? ,造成的原因是 。“80年代鱼虾绝代”的主要原因是 。
2.淮河流域水旱灾害多发的气候原因是 。
3.淮河干流流经 、 、 三省,下游汇入 湖,经高邮湖入运河取道 入海。
造成“镉米”事件的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是 ( )
A.农药、化肥 B.大气污染物 C.灌溉污水 D.灌溉废弃物
下列属于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污染的是 ( )
A.海啸和泥石流 B.我国北方的克山病
C.酸雨 D.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下列不属于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的是 ( )
A.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B.酸雨
C.臭氧层出现空洞,皮肤癌发病率增加 D.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的良性循环
核电站对周围水域的主要影响是( )
A.重金属污染 B.热水污染 C.放射性污染 D.固体废物污染
有关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都是间接引起的
B.环境污染能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危害,危害人体健康
C.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都是直接的
D.污染物通过食物危害人体健康属于对人体的直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