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回答题。 1.该地所在的半球位置及当前的季节为 A.北半球冬季 B.北半球夏...

读图回答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地所在的半球位置及当前的季节为

A.北半球冬季                           B.北半球夏季

C.南半球夏季                           D.南半球冬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处为一座山,山上有冰川分布

B.P处气温在10℃以上

C.P处地势低洼,沙漠广布

D.P处为一座山,山顶海拔可能超过1000米

 

1.C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所示等温线北高南低,由此判断此区域为南半球;所示范围东经140o到160o之间,纬度是30oS ,经线160oE穿过的区域为海洋,140oE穿过的区域为陆地,可见陆上气温高于海洋,所以图示季节为夏季。 2.P地区气温,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判断气温偏低在0-10度之间,地形为山丘,因温度在0度以上,所以所没有冰川分布。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中D为AB线的中点。读图完成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若图中ADB线为一根经线,ACB线为昏线,则C点的地方时为

A.12时            B.18 时            C.6时              D.9时

2.若图中AD线与DB线分属两根不同经线的一部分,ACB线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且A点地方时为6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B.中纬西风带偏南分布

C.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D.盐城地区东北方向日出

 

查看答案

结合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2030年南京将形成“中心城—新市区—新城—重点新市镇—一般镇”的层次相对完备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表为“南京市城镇体系人口规模结构”。

城镇等级

规模等级

城镇名称

个数

中心城

400万人

南京中心城区

1

新市区

50-100万人

东山、仙林、江北

3

新城

20-30万人

板桥等

5

重点新市镇

5-10万人

汤山等

5

一般镇

5万人以内

程桥等

20-30

材料二:南京新一轮区划调整已开始,图为南京市局部示意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划分南京城镇规模的主要指标是____。与南京主城区相比,板桥新城服务范围____(大、小),服务功能____(多、少)。(3分)

(2)近年来,主城区化学工业外迁,主要考虑的是____、____。(2分)

(3)甲地目前成为南京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这里发展高新产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

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七大农业区的农业战略格局。图中阴影表示“部分农业主产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8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A区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农业,特点是      。(3分)

(2)下图为C区的山东茂林市某农业园的生产模式,该模式能产生较高的___效益和___效益。(2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3)限制B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3分)

 

查看答案

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判断,该图反映的是    月(1或7)。(1分)

(2)此季节①地盛行   风(填风向),气候特征是   ;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3分)

(3)用箭头画出图中a、b风带的风向(请画在答题卷上)(2分)

(4)图中④地终年受   气压带影响;图中①②③三地受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影响的是   。(2分)

 

查看答案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与北京相比,南京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大。

2.全球气候变暖将会使我国各地农业减产。

3.人类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向斜成为山岭是因为槽部受挤压,物质堆积形成的。

5.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

6.工业联系必然引起工厂近距离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区。

7.相同的自然条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地区发展的作用不同。

8.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会改变劳动力分布的空间格局。

9.可以利用GIS和GPS技术,对城市交通流量实施监测。

10.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