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面“地球的公转”图,图中字母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读下面“地球的公转”图,图中字母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如C处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回答:(12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北半球夏半年,在图1中的位置是从         (填字母),太阳直射于                 之间,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    (长或短),北极附近出现      (极昼或极夜)现象。

(2)读图1,请用字母(A、B、C、D、E、F)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淮安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位置是______、昼夜等长的位置是______。

(3)读图2(图中虚线分别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该图中C点(在极圈上)的昼长是:       小时,该日淮安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与图2表示的节气一致的是图1中的哪个图            (填A、B、C、D)。

(4)用“☆”在图2中标出太阳直射点(注意: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应为12点,即正午)。

 

(12分) ⑴B  D 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长 极昼  ⑵C   BD ⑶24 昼长夜短   C   ⑷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如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题,由图1可知:C为夏至日,因为北极圈内为极昼现象,A为冬至,因为北极圈内为极夜现象,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B为春分日,D为秋分日。北半球夏半年,在图1中的位置是从B到D,太阳直射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第(2)题,淮安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位置是夏至日这天,因为夏至日这天,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淮安昼夜等长的位置是B、D,即春秋分日。 第(3)题,图2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因此图示为北半球俯视图,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夏至日,C点在极圈上,故昼长为24小时,该日淮安昼长夜短。夏至日地球所在位置与图1中的C图对应。 第(4)题,图2中所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北回归线,经线为西经90度。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打A,错误的打B。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认识地球各个圈层在地理环境中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去探询和揭示大自然的无尽奥秘。

2.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我国传统的一件romantic的事,牛郎星和织女星都是离我们很近的行星。

3.淮安处于北温带,所以一年四季都没有太阳直射。

4.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太阳系。

5.黄道面与赤道面夹角为0°时,江苏的四季更加分明。

6.秋分日时,太阳直射于赤道上。

7.极地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

8.沉积岩能很好地反映地球历史,岩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9.石灰岩受岩浆烘烤发生变质作用可形成大理岩。

10.外力作用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

“沧海桑田”之说是指

A.地壳运动         B.内力作用          C.地质作用         D.地质构造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本题图中所示的地貌,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形成图中④所示的岩石景观的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

A.a                B.b                C.c                D.d

2.图中箭头①表示的含义是

A.变质作用         B.地下水上升        C.沉积作用等外力作用 D.岩浆活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