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黄土高原环境的变迁图”, 读图回答题。
1.根据图中的关系,A、B、C分别代表
A.破坏森林、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B.破坏森林、提高产量、调运畜产品
C.使用煤炭、广种薄收、过度放牧 D.破坏森林、粮食减产、牧业下降
2.在资源开发利用时,要有计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这是考虑到自然资源
A.有限性 B.整体性 C.地域性 D.无限性
图为某岛屿简图,读图回答题。
1.该岛地势
A.中部低,四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2.该岛的城市和公路分布具有
A.沿河谷分布的特点 B.网格状分布的特点
C.环岛屿分布的特点 D.与纬线平行的特点
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
B.陆地环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不同部分是没有显著差异的
C.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D.某个陆地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1.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A.我国的夏季风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长江
D.我国的冬季风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① B.④ C.⑤ D.⑥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里。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1.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8年野象活动北界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
2.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3.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古诗不仅诗句优美,表达作者情感丰富,同时还蕴含着科学知识。根据地域分异规律的知识及图,回答题。
1.“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其中描述的现象
A.是一种地方性分异规律
B.是两地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于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
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