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甲地位于华北平原,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题。
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水运发达
C.冬季河流结冰 D.雨热同期的气候
3.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河流流向 D.盛行风向
下图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回答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地表起伏大,②地表侵蚀,③植被覆盖差
B.①植被覆盖差,②地表起伏大,③地表侵蚀
C.①地表起伏大,②植被覆盖差,③地表侵蚀
D.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植被覆盖差
2.水土流失会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原因是
A.地表起伏增大,水流速度加快 B.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河床抬升
C.土壤质地变差,粮食产量减少 D.植被覆盖率降低,保护地面能力下降
发菜的主要产地在中国西北,它是一种上好的固定沙土的野生植物。“刮地穷”是指在刮取发菜时,连牧草同根一刮而尽。在过去二十余年中,仅内蒙古地区因采挖发菜而沙化的草场面积已经相当于两个香港,成为沙漠化的一个重灾区。结合下图完成题。
1.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除了刮取发菜外,还有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过度樵采导致土地沙化
③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 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形成这种现象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导致荒漠化加剧
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
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加上图中河流的作用强烈
3.图示地区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天然气开发对本地区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可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可带动当地天然气化工业和航天工业的发展
③在当地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④西气东输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提高当地的环境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题。
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推进城市规划一体化,努力构建世界级城市群,据此并结合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完成题。
1.与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工业区是( )
A.美国硅谷、辽中南工业区、英国中部
B.班加罗尔、浙江温州、珠江三角洲
C.日本九州岛、意大利的中部、德国鲁尔区
D.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2.珠江三角洲工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政策和区位优势完全丧失 ②交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运输需要 ③工人的工资水平提高 ④能源短缺,能源价格上涨 ⑤产业升级投入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4.该流域内植树造林,其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