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甲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乙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1)指出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5分)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6分)

(3)描述下图所示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冲积扇(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2)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3) 由南向北 (东南向西北),太阳年辐射总量逐渐增加(2分);由南向北(东南向西北),降水更少天气更晴朗且海拔更高(2分) 【解析】 (1)从景观图和地貌类型素描图看该地貌位于山前,河流流出山口处,呈扇形分布,可判断为冲积扇或洪积扇。其形成过程要注意,该处正处于由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地带,河流速度减缓,导致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 (2)结合区域图和景观图可知,贺兰山位于银川平原西北部,一方面阻挡冬季冷空气南下和西部大沙漠的东扩,另一方面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增加降水。 (3) 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 ②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而副热带地区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的太阳辐射弱于副热带地区。 ③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④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图中太阳辐射高值中心在东南部,低值中心在西北部。由图中黄河可以判断该地的地理位置,结合上面影响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可知主要原因是天气因素。图中降水向西北递减,原因是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少。 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亚洲东部地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满分5 manfen5.com

(1)此时北半球为    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    风,其主要成因是              

                                      

(2)此时太原的天气状况可能为                      

(3)此时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可能为阴雨天气是    ,原因是                   

              

(4)此季节乌鲁木齐易发生       灾害,判断理由是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满分5 manfen5.com

(1)若某日A点和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________,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4分)

(2)图中ABCDE各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1分)

(3)从“五一劳动节”到我国的“教师节”,A点的昼夜状况及变化是                        。(2分)

(4)若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在A、B之间,则全球的热带范围将      (扩大或缩小),扬州(32°N)夏至日夜长时间将             (增大或减小),扬州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将             (增大或减小)。(3分)

(5)若A点某日昼夜平分,且时刻为14:00,在图中用阴影画出这一时刻夜半球的范围。(2分)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无极昼现象

C.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D.东北平原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2.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B.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C.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D.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查看答案

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东西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挤压,在第四纪青藏高原隆起,从而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所处的温度带和纬度范围分别是

A.亚热带                                                                                 B.温带       

C.25°N—35°N                                                                  D.35°N—45°N

2.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区域的气候变化正确的是

A.柴达木盆地变冷、变湿                                B.四川盆地变暖、变干

C.塔里木盆地变冷、变干                                D.北京夏季降水量增多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如果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直接导致

A.大气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径流量增加

 

 

 
C.水汽输送量增加           D.地下径流的量减少

2.能增加该流域年降水量的人类活动主要有

A.封山育林          B.平整土地    C.修建梯田          D.修建水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