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P、Q为某日晨昏线n与北半球某纬线m的交点,经度差为1200.已知此时W点的地方时为12点且此日以后W点将向P、Q的中点O移动,据此完成下题。
1.该日,P的夜长是
A.6小时 B.8小时 C.18小时 D.16小时
2.当W点与O点重合时,O点正午太阳高度为
A.570 B.170 C.430 D.00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候,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小时气温状况割面,离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时。据此完成下题。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2.正午前后(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3..该区域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2013年3月某日,为缓解旱情,如图所示区域抓住云层厚度较大的有利时机,实施了人工增雨。表格为此次人工增雨实施前后的天气情况。据此回答下题。
表:
日期 |
24日 |
25日 |
26日 |
27日 |
气温(℃) |
17~28 |
16~22 |
15~23 |
17~24 |
风力 |
微风 |
东北风3~4级 |
微风 |
微风 |
1.为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地区实施人工增雨的最佳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根据表1所示的天气变化情况,最有利于实施人工增雨的时间是
A.24日 B.25日 C.26日 D.27日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2.在图示天气系统影响下
A.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B.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C.丙地吹东南风,降水概率较大 D.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下图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1985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1982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以下各题
1.对比上面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
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
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
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是完全相反的
2.下列对导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人为热排放 B.城市建筑密度 C.工业活动 D.纬度差异
3.若只考虑温度因素,下图中与M、O、N一线近地面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 B.② C.③ D.④
某中学生地理夏令营到我国南方进行野外考察,区域主要包括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四地。读图回答下题。
1.同学们到达丁山顶后,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从山下带来的水银气压表的读数变小
B.太阳从西南方向落于地平线
C.GPS手持机显示的是25°44′N 123°28 E
D.水杯里的水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2.考察结束后,部分地理夏令营队员在QQ群中交流,其中发言最可信的队员是( )
残荷听雨:
我在甲湖舒舒服服地游泳,只是喝了几口水,这里的水真咸啊……邂逅。
一场盛夏的璀璨(256437673) 19﹕53﹕12 :
路过乙地时,我走在河流的冲积扇上。
风景再美︺没你也out(1323221651) 19﹕53﹕41
到达丙区域时,我发现顶部岩石破碎,且有泉水岀露……
☆江南style(114640025) 19﹕54﹕12
攀登丁山时,我依次看到常绿硬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
A.残荷听雨 B.一场盛夏的璀璨
C.风景再美没你也 D.江南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