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A.温差逐渐变小             B.气候的海洋性越来越强

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2.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

A.受暖流影响的经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1.D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厚的墙壁,能够隔热保暖。房屋的墙壁越厚,说明该地的气温年较差越大。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随着距海越远,气候的大陆性越强,气温的年较差越大,所以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D项正确。 2.英国南部,受海洋(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强,气候的海洋性强,向东至俄罗斯西部,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气候的大陆性越强,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A项符合题意。 考点:气候与民居;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为“某河流水位变化及该河流域气候资料统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河枯水期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为了遏止图示水位变化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

A.下游疏浚河道     B.中游加固堤防     

C.上游退耕还林     D.强化用水管理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

2.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线和②线两个方案,②线方案与①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查看答案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

夏季风前沿决定着我国锋面雨带的位置,其风力的强弱、推进位置及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下图示意我国110°E—120°E夏季风前沿纬度位置的进退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夏季风最强和最弱的年份分别是

A.1953年、1985年         B.1975年、1993年    

C.1965年、2000年           D.1980年、1956年

2.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降水量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C.季节和年际变化均较大          D.区域差异较小

3.我国江淮地区

A.1985年受锋面雨带影响近两个月,洪涝灾害严重

B.1975年夏季长期受反气旋影响,出现严重的旱情

C.1995年7月份多暴雨洪涝灾害

D.1953年由于夏季风强盛,河流汛期最长

 

查看答案

某河谷一块高达200多米的巨大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读下图“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洞穴成因最有可能的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水侵蚀

2.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A.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B.自下而上洞穴形成的时间越来越迟

C.低处洞穴较多,是因人类开凿而增加   

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