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 “某日南北两半球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甲图属于 半球...

读 “某日南北两半球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满分5 manfen5.com

(1)甲图属于    半球俯视图。

(2)图中D点所在弧线是    (晨、昏)线;C点在A点的    方向。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B点的地方时为    ,北京的时间是月日时分,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4)这一天D点白昼长   小时;该日过后,杭州的昼夜变化情况是    

(5)在从C→D的行进中,连续经历两次正午的时间间隔    (>、 < 、=)1个太阳日。

(6)下图能正确反映A地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图是()(注:横坐标为北半球节气)

满分5 manfen5.com

 

(1)(1分) 北     (2)(2分)晨,  西北          (3)(7分)23.5°S,135°W;         3时       12月22日4时44分      3/8 (4)(2分)6;   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至春分时昼夜均分 (5)(1分)<      (6)(1分)丁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乙图中的经度信息可以确定,乙图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而该半球为南半球,所以甲图为北半球示意图。 (2)由于甲图为北半球,所以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因而顺着自转方向,经过D所在的晨昏线,昼夜状况是由夜到昼,所以这段晨昏线为晨线,所以C点为赤道与昏线交点,该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由乙图的经度数值变化,可以推断出A点为135°W,结合光照图,推断出A所在的经线为12时;结合上面的判断,推出C点在A点的西北。 (3)由于乙图为南半球,甲图为北半球,所以看出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135°W为12时,所以直射点的位置为(135°W,23°26′S);C点地方时为6时,B点比C点晚3小时,所以地方时为3时;A点的时间和日期为12月22日12时,经度为135°W,所以推出北京时间和日期为12月23日5时,此时45°E自西向东到180°经线都为23日,因而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135°/360°,即为3/8. (4)由甲图可以明显看出D点所在的纬线圈有1/4属于白昼,因而昼长为6小时;冬至日过后杭州处于昼短夜长,且昼长在不断增长的阶段。 (5)在从C→D的行进中,由于是与地球自转同向,所以连续经历两次正午的时间间隔,要比一个太阳日短一些时间。 (6)A处于南极圈上,它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是这样的,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0°,6月22日至9月23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到12月22日达到最大,46°52′,然后减小,直到次年的6月22日达到最小,为0°。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特点和地理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由图可判断M和N两地天气(  )

①M地比N地风力小        ②M地比N地风力大

③M地比N地更温暖湿润    ④M地比N地更干燥寒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图示是“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有关该图中大气运动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气流为西北风            

B.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

C.H处因热力作用形成高气压  

D.F~H处若为大陆西岸,则为地中海气候

 

查看答案

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判断图中箭头a表示含义(  )

满分5 manfen5.com

A.北半球风向   B.南半球风向

C.地转偏向力   D.摩擦力   

 

查看答案

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图中等压面的弯曲是热力原因引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①②③④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关甲乙两地地面气温和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近地面气温低,阴雨天气   B.甲地近地面气温高,晴朗天气

C.乙地近地面气温低,晴朗天气   D.乙地近地面气温高,阴雨天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