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陕西省一场为期十年,移民规模远超三峡工程的大迁徙计划正式启动,移出地区主要是地质灾害多发和极端贫困缺水的山区,涉及280万人(其中陕南240万人、陕北39.2万人),预计耗资1 100亿元。读“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小题。
1.陕西省①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开发历史悠久
B.地势较高,土质疏松,便于耕种
C.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
D.濒临海洋,海陆交通便利
2.有关陕西省大规模生态移民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迁出区环境承载力低
B.通过移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C.移民后移出区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D.生态移民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必然选择
人口抚养比为儿童人口(0~14岁)和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人口就业比为劳动年龄人口和总人口之比。一般来说,人口就业比越高,人口抚养比越低,对经济发展比较有利,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可能出现“人口负债”。下图反映我国人口抚养比和就业比历史变迁及展望。据此回答小题。
1.下列年份“人口红利”较明显的是( )
A.1965 B.1985
C.2010 D.2040
2.“人口负债”可能出现的变化有( )
①计生政策放宽 ②退休年龄提高 ③消费总体需求扩大
④医疗支出增加 ⑤劳动力过剩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④⑤
读下图,回答小题。
1.与2005年人口增长模式相符国家的特点最可能是( )
A.经济发展水平低 B.老龄化人口比重低
C.城市化速度快 D.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2.与1996年相比,2010年该地( )
A.人口大量外迁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本地劳动力相对不足 D.城市化水平降低
人的一生往往要经历多次的搬迁移居活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一般有不同的迁移需求。美国人口学家A·罗杰斯等对迁移率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年龄-迁移率理论模型。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小题。
1.X1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2.关于目前各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在X3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比美国明显
B.美国X3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从东北迁往南部和西部
C.我国X2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南部地区迁往北部地区
D.我国X1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东部地区迁往西部地区
中新网2011年4月28日消息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 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男性占全国总人口51.27%,女性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到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据此回答小题。
1.材料中没有涉及的人口要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 B.性别比
C.人口总数 D.人口年龄结构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年增加7 390万人,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B.我国人口性别比趋于不合理
C.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D.男性增长速度和女性增长速度完全一样
江苏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是其中一个典型。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仅用低温榨油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有______种;用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至少有________种。(4分)
(2)按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出的服装产品,在欧美市场上非常畅销,原因是什么?(3分)
(3)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与普通的生产方式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有哪些?(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