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上大陆和海洋各纬度带的水平衡(降水量减去蒸发量)图,回答小题。
1.影响全球水平衡的根本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洋流D.下垫面
2.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
A.中纬度地区,大陆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B.低纬度地区,海洋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南纬55°附近,降水量出现峰值
D.南、北极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下图表示2000年某种地理事物占全球的比重,该地理事物是 ( )。
A.耕地B.人口C.森林D.水能
北京时间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中国“蛟龙”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 062米。结合下图完成小题。
1.中国“蛟龙”7 000米海试区表层洋流的流向为 (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2.仅考虑风与洋流因素的影响,比较图中两条航线的航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江阴→海试区的速度较快
B.海试区→青岛的速度较快
C.两条航线速度相同
D.无法比较
我国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下面是研究小组获得的有关材料。(28分)
材料一 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 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下降0.5 ℃。到某一高度后,空气渐干爽,气温每百米下降0.8 ℃,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1 ℃。
材料三 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乙。
(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B两地的气温:A.________;B.________。 (10分)
(2)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12分)
(3)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6分)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小题。
1.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
A.10%B.20%C.30%D.40%
2.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
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
下图中的甲图是某城市行政边界的划分资料,该区有3个行政单元,分别为城西区、城北区和城南区。乙是同地区都市计划分区与地价的网格式资料,丙是网格代码。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城西区12 000人、城北区有19 000人、城南区有15 000人;已知甲都市计划分区人口,依其土地利用类别(商业、住宅、工业),按3∶5∶2的比例而定(同一土地利用类别每一方格人口数量相等)。阅读资料回答小题。
1.在GIS软件中将人口资料与甲的行政区图层结合后,转换为乙的网格式资料,则丙中网格代码1的人口为 ( )。
A.2 500人B.3 450人
C.4 500人D.3 000人
2.某超市决定在城西区设立新分店,只考虑地价和人口数量,则最佳设立地点的网格代码是 ( )。
A.10B.6C.1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