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萌。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2.刘伯温曾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姑且不谈其预测依据,若真的如预言所讲,则合理的理解是
A.江南地势低,被海淹没了 B.江南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
C.云贵的现代文明超过江南地区 D.“云贵万重山”的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为山地,乙为河谷 B.甲、乙两地均为河谷
C.甲、乙两地均为山地 D.甲为河谷,乙为山地
2.甲、乙两处地貌的成因主要是
A.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 C.褶皱隆起 D.风力堆积
3.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人均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C.南方的人均水资源为北方的5倍
D.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2.造成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差异较大
B.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C.雨季长短导致降水量差异较大
D.纬度差异导致蒸发量差异较大
读下图, 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是我国四个地理区域,由各区的面积和人口比,可知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
A.①B.② C.③D.④
2.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探究结果表明
A. 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 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
C. 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D. 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2. 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④ D. ③⑤
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c B.从②引水灌溉比①有利
C.d>e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3.若此时A地多云,则A地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降低、气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