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影响人口移动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12年7月,许明与许多大学同学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从大学毕业直接奔赴我国西部地区的各个志愿者岗位。导致他们迁向西部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③ D.⑥
下图表示人口数量变动状况(迁移差额率正值表示人口迁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丙点表示的人口变动状况正确的是
A.人口增加 B.人口减少 C.变动较大 D.基本不变
2.能正确反映西亚地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表是某国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1982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2年 |
出生率(%) | 4.4 | 4.3 | 4.3 | 4.3 |
死亡率(%) | 2.0 | 1.7 | 1.6 | 1.4 |
1.该国处于上图中的
A.阶段Ⅰ B.阶段Ⅱ C.阶段Ⅲ D.阶段Ⅳ
2.该国1982~2012年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有波动,但变化不大 B.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减缓
C.经历了慢—快—慢的过程 D.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加快
3.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 B.劳动力严重不足
C.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大 D.人口总量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1997年,149个国家与地区的代表在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方会议并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协定书》,但2012年美国政府以“减少排放量会影响美国经济”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同样的义务”为借口,拒绝执行该协定。
材料二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第一项第一款指出,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与会各方同意长期合作,共同行动,把“减排温室气体”作为全球长期目标。
材料三 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远隔数万千米的图瓦卢人,却越来越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永远再难见蓝天。
(1)材料二中“巴厘岛路线图”第一项第一款指出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美国以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同样义务为借口,拒绝在协定书上签字,违背了 原则。(4分)
(2)设计一个联系框图以表示下列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框内填写字母代号)。(10分)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面出现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3)上面的联系框架图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性特征。(2分)
(4)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4分)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上升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柳树树枝提前抽芽 ④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增加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减轻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
(28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崛起,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同时自主品牌汽车开始走出国门,到巴西等国投资建厂。2010年初,中国民营汽车企业浙江吉利集团完成对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品牌“研发、生产、销售”并购协议。
材料二 左图是“吉利汽车部分生产基地分布图”。 右图是“我国各地区2000年和2010年汽车产量比较图”。
(1)汽车制造厂属于______________指向型的企业,据上图,该段时间内我国汽车生产增长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地区,这体现了各地区的汽车生产数量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一定/不一定)相一致。(6分)
(2)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巴西建立了专门的“汽车生产基地”,直接面对国际市场,吉利公司入驻该基地后,可能吸引其他入驻的企业是:( )(4分)
A.玩具厂 B.印刷厂 C.轮胎厂 D.普通服装加工厂
(3)数百家上述企业与基地内汽车总厂之间所产生的工业联系类型为_______________联系(2分),进驻该基地后,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这些企业大量集聚的好处有哪些?(6分)
(4)请分析吉利汽车在国内厂址选择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5)简述这次并购对吉利汽车工业发展的意义。(6分)
近三年来,我国云南省持续发生旱灾。2011年泰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下图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培育良种
C.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D.改良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