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10分) ...

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10分)

 

满分5 manfen5.com

 

(1从图中看出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                   趋势。(1分)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2分)

(3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            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是         

              。(3分)

(4人口的迁移会给迁出地带来什么样的影响?(4分)

 

(1)逐年增加(1分) (2)从农村到城市(1分) 从内地地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1分) (3)自发 务工 经商(每空1分,共3分) (4)(分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回答,每方面任答二点,合理即可,每点1分,共4分) 对迁出地的有利影响: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增加收入,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缓解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对迁出地的不利影响: 人口迁移会导致迁出地的人才流失,劳动力不足;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分析可知,该时期人口流动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该时期人口流动主要以务工和经商为主,所以人口流动的主要从农村到城市, 从内地地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该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以自发为主,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故主要以务工和经商为主。 人口迁出会给迁出地带来有利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可以加强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联系,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有利当地社会发展,可以缓解人地矛盾;不利影响:会导致迁出地人口流失,劳动力不足等。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迁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表“芬兰1785—1976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回答问题。(8分)

 

人口阶段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第一阶段(1785—1790)

3.8

3.2

0.6

第二阶段(1825—1830)

3.8

2.4

1.4

第三阶段(1910—1915)

2.9

1.7

1.2

第四阶段(1970—1976)

1.3

1.0

0.3

 

(1第一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其特征是                          

                                                                      。(2分)  

(2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相比,同为人口低自然增长率,其本质区别是                 

                                                                     。(3分)  

(3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人口死亡率的变化规律是               ,说明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从死亡率            开始的,可见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3分)

 

查看答案

关于中国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两方面

B.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问题已不再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C.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D.近两年,我国的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工业“三废”排放量在减少

 

查看答案

下列言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只有一个地球”的公益广告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提倡用塑料袋购物                

D.靠山砍柴,靠水捕鱼

 

查看答案

下列论述不是传统发展模式特征的是    

A.高投入  B.高消耗   C.无污染D.高污染

 

查看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人地关系的思想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C.可持续发展论                      D.人定胜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