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图中的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一   图中的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材料二    表青海省2000 年和2010 年人口数据

满分5 manfen5.com

1)描述图 所示区域积温空间分布的最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

(2)简述歌谣所反映的西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3)分析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4分) (2)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 天气多变) ,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4分) (3)位于河谷地区,气候条件较优越;科技发展水平较高。(4分) (4)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进程加快。(答出两点即可) 有利:劳动力较丰富,社会抚养比下降;不利:就业压力加大。(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结合等值线分布判断,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 (2)一日须携四季装,说明该地昼夜温差大。山下百花山上雪,说明地势起伏大, 天气多变),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3)读图,西宁位于河谷地区,气候条件较优越。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经济水平较青海其它地区高。西宁是青海的省会,政府投入资金多,发展较快。 (4)根据材料二表格数据,青海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进程加快。这种人口变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的劳动力较丰富,社会抚养比下降。不利影响是就业压力加大。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变化及对经济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左图是“非洲大陆植物类型分布示意图”,右图上下两部分是“非洲西部沿海A—L各地一月份和七月份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右图中甲月份表示的是        (一或七)月份,判断的理由是                

2AL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                 DE两地中容易出现荒漠化的是          ,主要自然原因是                                  

3MK两地都处在回归线附近,且均受信风的控制,但两地降水差异显著,试分析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下图为20022010年我国东部某城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示时期,该城市人口状况是   

A2010年该市人口数量最多              B2009年人口增长最快

C2006年后人口呈负增长                D.人口持续减少

2. 2005年以后,该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快速下降,最可能是该城市(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C.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D.产业升级和转移

 

查看答案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数的比值。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下图表示日本人口红利消失前后经济走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材料和图,可以得出结论是(   

A.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持续下降

B.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大幅度上升

C.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主导因素

D.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

2.为应对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迟退休年龄  ②调整生育政策  ③输出国际劳工  ④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山峰等高线和植被带谱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山峰可能位于下列山脉中的   

A.阴山     B.贺兰山

C.天山      D.秦岭

2.关于该山峰垂直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峰北坡雪线高于南坡,南坡是迎风坡

B.山地针叶林带只分布在山地的阳坡

C.山地阳坡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的海拔比阴坡低

D.山地南坡为阳坡,北坡为迎风坡

 

查看答案

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秋景秋色差异甚大。下图中“三纵一横”四条线路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策划的寻访秋天的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沿线路Ⅰ、Ⅱ、Ⅳ穿越甲区域时均能看到的景色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C.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D.暖温带草原

2.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四季更替最鲜明,四季类型组合也特别丰富。4条线路中只经历了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两种四季类型的是   

A.Ⅰ线路     B.Ⅱ线路

C.Ⅲ线路    D.Ⅳ线路

3.乙区域生态建设的合理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 ②种草 ③自然恢复 ④退田还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