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北半球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北半球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D 【解析】 试题分析:海洋、陆地、大气三种物质温度变化速率是海洋最慢、陆地最快,北半球6月太阳直射时陆地温度首先上升,大约一个月后大气温度上升到最高,海洋水体温度达到最高大气温度最高一个月之后即8月。故选择D。 考点:海陆气热力差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查看答案

下列现象可能是太阳活动造成的是 (     )

A.极圈内的极昼极夜                  B.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

C.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甚至中断    D.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查看答案

当晨线或昏线与本初子午线重合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

A.6月22日2时      B.12月22日16时

C.3月21日14时     D.9月26日2时

 

查看答案

对元旦节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查看答案

据下列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2003年11月,广东提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构想,并开始启动。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十2”。之所以打造这个9+2,其目的是加强区域协调和合作,从而加强珠三角的核心竞争力。

材料二: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文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2)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3)从地理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