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中国某区域图概况(图甲);根据遥...

(2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中国某区域图概况(图甲);根据遥感照片测算的1986~1996年期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图乙)。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2:土地盐碱化的发生过程是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盐分)在土壤中不断积累,造成土地肥力下降。

(1)图中运河东800 mm等降水量线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有什么不同?简要分析其主要

原因。(6分)

(2)在相同年份,图中A、B两地比较,何地盐碱化较严重?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6分)

(3)说明1990年后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总体的增减变化特点,并简要分析导致这一地理现

象产生的可能原因。(8分)

(4)河口地区一般都有大城市,如上海、广州,但黄河河口为什么没有大城市?(6分)

 

(1)比同纬度降水多;原因:山东丘陵,是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6分) (2)B地严重;A地在山麓,地势高,有较大的起伏,地下水不易到土层;B地地势低洼, 地下水容易到土层,在旱季容易发生土地盐碱化。(6分) (3)特点: 1990年以后,三角洲陆地面积缩小。(2分) 原因:(1990年以来三角洲陆地面积缩小,说明黄河入海泥沙减少)上、中游干、支 流修建水库、水坝对泥沙的拦截;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初 见成效;(6分) (4)黄河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易发水灾,不利于通航;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河 口不稳定;黄河口海陆落差小,泥沙沉积,不易形成港口;黄河河口附近农业不发达;(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观察图中800mm等降水量线走向,在运河东部向北弯曲,说明运河东侧降水量比同纬度地区多;从图中地理事物判断,运河东侧为山东丘陵,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东南风从海洋带来湿润水汽,受地形阻挡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2)A位于太行山东麓,相同年份时因地势高,排水良好,地下水不易聚积,盐碱化较轻;B位于京杭运河,地势低,地下水位高,蒸发量大时,盐分在地表大量聚集,盐碱化较A重。 (3)观察图乙分析,1990年后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总体的减少;黄河三角洲形成主要是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流经此地时,含沙量增加,泥沙在下游堆积而形成;三角洲陆地面积减少可能是因黄土高原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幷因黄河上水利工程建设,拦截大量泥沙,是下游泥沙减少。 (4)大城市形成于地势平坦、海陆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气候条件适宜等;黄河下游因泥沙淤积,虽地势平坦,但因泥沙量大,通航不利,易发生洪灾;没有港口,农业不发达等。 考点:影响降水量因素;盐碱化产生条件;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及原因;城市布局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海洋水产专家给部分经常出没在近海海域中的鲸佩戴了特制的项圈,以持续追踪并了解

鲸的生活状况和活动范围。这种做法主要依靠的科学技术是(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激光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查看答案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防风固沙       净化水质        涵养水源       塑造地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查看答案

河道纵比降是指河流(或某一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比值。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海拔在2000米4000米之间河流流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降水增多           汇入支流增多      冰川融水增多

湖泊补给增多       流域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⑤

2.雅鲁藏布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约距河源( 

A.600~1000公里                       B.1000~1500公里

C.1500~1700公里                      D.1700公里以上

 

查看答案

下表是某年我国四个省(区)煤、铁、石油、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表。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省(区) 矿产

河北省

5.9

12.7

11.7

3.3

黑龙江省

5.9

0

0.65

31.6

四川省

2.8

8.1

5.1

0.14

M

3.7

0.7

4.3

0.05

 

1.表中代表的矿产依次是( 

A.石油、盐、煤、铁                     B.盐、石油、铁、煤

C.煤、盐、铁、石油                     D.铁、煤、盐、石油

2.表中的M省(区)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

C.山东             D.新疆

 

查看答案

远眺得多了,便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风和日丽”的天气,既无风和的开朗感觉,更不见丽日在哪里。早晨,太阳在北京市区的上空,就像一池子灰水上面浮着的一只破旧篮球。而西山呢?大概那里盘古尚未开天,更是一片混沌,连山光的影子都看不见。而一旦起了风,那景观立刻就不同了。一夜大风过去,红日蒸腾,京城如洗,西山如画,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晰。此时我才发现,北京是那么美。于是,我感到:北京,需要风;北京盼风!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文中划线部分所描述的天气现象,形成原因可能是( 

A.大气污染严重,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

B.大气污染严重,臭氧层被破坏

C.大气中酸性气体比例过大

D.大气温室气体增多,气温升高

2.文中一夜大风过后的天气可能使( 

A.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C.湿度增加,产生降雨

D.气温降低,有风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