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如图所示光照图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直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如图所示光照图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直射点坐标为             

(2)此时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出现在        地区,最小值出现在     地区。

(3)此时,重庆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图中A点的昼长为       小时。

(4)A、B、C三点的角速度关系是  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5)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          (填“晨线”或“昏线”),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达一年中最       (填“长”或“短”)。

 

(1)冬至日 (1分) ; (23°26′S,60°E) (1分); (2)南回归线及以南的地区 (1分), 赤道及北半球 (1分) (3)昼长夜短(或“昼最长夜最短”) (1分) ; 4小时 (1分); (4)相等 (1分); B (1分); (5)“昏线” (1分); “长” (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仔细读图可以发现,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夜现象,结合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该节气是冬至日;图中60°E,位于昼半球的正中间位置,即为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太阳直射点坐标是(23°26′S,60°E)。 (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地区变化规律可知,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赤道及北半球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3)重庆位于北半球,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达到一年中的最值,即昼最长夜最短;由图可知图中赤道被经线分为6份,所以每份跨经度为30°,即相差2小时;A点所在经线与60°E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经度相差30度,即地方时相差2小时,由于A点所在晨昏线为昏线,所以A点的下午时长是2小时;故A点的昼长为2×2=4小时。 (4)根据地球自转特点可知,自转角速度除极点为零外,其余各地均相等,为15°/小时;线速度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减;由图可知A、B、C三点没有极点,所以三地角速度速度相等;其中B点所处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 (5)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过渡为夜的分界线为昏线,由夜过渡为昼的分界线为晨线,所以图中A点所在界线是由昼进入夜的界线,是“昏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与影长的关系可知: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否则相反;由于此时是冬至日,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所以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长达一年中最“长”。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①③④⑤四个环节所完成的是:(    )

A.海陆间水循环

B.陆上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地壳物质的循环

2.图中水循环环节(    )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     D.蒸发、蒸腾

3.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能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是:(    )

A.       B.②

C.       D.③

 

查看答案

表示北半球暖流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①处河谷的成因是(    )

A.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

B.背斜构造顶部遭侵蚀形成

C.陡坡地带流水侵蚀力较强形成

D.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遭侵蚀形成

2.图中③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砂岩                D.砾岩

3.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

A.水平拉伸作用    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        D.沉积作用

 

查看答案

甲、乙两图分别为庐山三叠泉和台北海滨野柳“女王头”景观图,下列有关甲、乙两处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甲景观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B.乙景观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而成

C.甲景观主要由向斜构造发育而成   D.乙景观主要由石灰岩溶蚀而成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5月5日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2.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3.此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