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之一。下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满分5 manfen5.com

(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4分)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2)举例说明图中A.B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3分)

(3)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3分)

(4)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4分)

 

(1)如下图。(4分)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甲 水稻 油菜、棉花等 乙 春小麦、玉米 甜菜、大豆等 (2)问题:湖泊面积萎缩(强调湿地破坏严重)(1分) 办法:退耕还湖,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等(2分) (3)低温、冻害(热量条件较差)(1分) 办法: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等(2分) (4)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精耕细作。(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轮廓判断,甲区域是洞庭湖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区域是东北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差,因纬度高,热量条件不足,只能适应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温带作物的生长。所以两地农产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水热(或气候)条件的差异。 (2)结合上题分析,甲图中的A、B湖泊为我国的洞庭湖和鄱阳湖区域,由于人口增加,对粮食需求量大,大面积开垦耕地,长期的围湖造田导致了湖泊面积缩小,该地区可退田还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3)乙图中B平原是三江平原,这里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只能满足作物一年一熟。所以低温或热量条件较差是主要限制因素。 解决低温,热量不足问题的办法,主要是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等。 (4)图示乙区域为我国东北平原,而甲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故甲区域农业生产主要的优势在于光热水条件和劳动力、科技等方面;甲区域纬度低,属于亚热带,水热条件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考点:区域农业类型及发展条件;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满分5 manfen5.com

(1)某同学对该区域考察后发现B地植被长势比A地好,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3分)

(2)简要分析图示区域水能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 (2分)

(3)简析水利枢纽坝址选建在P处的原因。 (2分)

(4)该地区黄铜矿资源较为丰富,但当地政府始终限制该资源的开采冶炼,简要分析其原因。 (2分)

 

查看答案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但省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为了促进共同富裕,江苏省制定了苏北崛起、振兴苏中的发展战略。下图中的箭头A.b分别表示江苏省内的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方向,下表为苏北某县开发区内企业招聘信息表(部分)。

单位

佳鹏纸管

洪港毛纺

华美服饰

康利欣电池

工种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名额

15名

300名

100名

20名

条件

40岁以下

女,初中以上文化

熟练工

初中以上文化,已婚

月薪

约1 000元

约1 000元

1 000元

1 000元

满分5 manfen5.com

(1)江苏省内产业转移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从该县招聘信息可以看出,该开发区的工业部门以____________指向型为主;从招聘的职位来看,劳动者素质要求较______,劳动力数量要求较______。(每空1分)

(3)该县建设工业园区,接纳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有。(2分)

(4)为推动该县可持续发展,开发区计划对新迁入的企业设置相应的门槛,请你对门槛的设置提出一些建议。(3分)

 

查看答案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2.城市P(春)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3.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查看答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加强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②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轻工业

③建设城市新区    ④加强规划与管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