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长江流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始...

读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一:长江流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始于南宋……史载“沅湘间多山,农家唯种栗,且多在岗阜,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明清两代,人口压力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更为加剧……从雍正末至乾隆初开始,人们对两湖地区的开发转向原始林木茂密的湘鄂西山区。

材料二:乾隆末年,王昶在总结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湖北万城堤溃的原因时指出:“四川、陕西、湖北山木丛林处,今皆砍伐为种苞谷,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淤日积,水势年增。”清人赵仁基也认为:“水溢由于沙积,沙积出于山垦……江底日高,而容水之地浅矣。”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进我国。由于玉米、甘薯对土质、水分的要求不高,在丘陵、山区广泛种植。”

材料四:面积为31.6万平方千米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00年在青海省建立,49%的黄河水、25%的长江水,15%的澜沧江水都来自这一地区。它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更是三江流域的生态敏感地区。

(1)下列曲线中,与洞庭湖的面积变化最相符合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2)1950—1958年间,洞庭湖面积迅速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        B、需要增产粮食而围湖造田

C、水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        D、湖泊沼泽化速度加快

(3)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①湘江  ②三峡水库  ③渤海滩涂  ④青海湖  ⑤江南水稻田  ⑥东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4)湿地的功能有(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5)以现代地理学的原理来分析材料中清人赵仁基的观点。(3分)

(6)从国家生态安全的角度来分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的意义。(3分)

 

(1)C (2)B (3)A (4)B (5)森林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床变浅,水位抬高 (6)“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有利于三江源头的水土保持,减少其下游旱涝灾害发生的频度和烈度,从而保证了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促进下游各省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 (1)分析洞庭湖变迁图,洞庭湖的面积总趋势是减小,而在1949年以后,减小幅度最大。故选C。 (2)1950—1958年间,为建国后,人们生活安定,人口增多,粮食需求量增加,所以开垦耕地面积增加,出现围湖造田现象,导致湖泊面积大幅减小。故选B。 (3)湘江、三峡水库、渤海滩涂、青海湖 、江南水稻田等都是陆地积水多的区域,所以都是湿地;而东海属于海洋。故选A。 (4)湿地蓄水,所以可以调节当地径流的变化;而湿地的功能主要是环境功能,不是提供耕地;湿地中部分淡水是较易利用的水体类型;扩建城区占用湿地,会产生环境问题。故选B。 (5)分析材料可知,“今皆砍伐为种苞谷”主要指砍伐森林,开垦耕地;“浮沙随水下江”指水土流失;“江淤日积”指泥沙淤积河床;“江底日高,而容水之地浅矣”指河床变浅,水位抬高。 (6)“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河流发源地,所以加以保护,可以使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淤积减少,旱涝灾害发生的频度和烈度少;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保证了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从可持续发展分析,河流水量、水质优化,会促进下游各省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湿地判断、功能及保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图甲、图乙所示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2.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  )

A.水运便利        B.劳动力充足

C.油气资源丰富    D.气候适宜

3.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  )

A.地形平坦     B.温差大,光照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的A、B两地区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主产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关于A、B两地区气温的变化特点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季风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②A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季风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③B地区受西风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小

④B地区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A地区发展酿酒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①全年热量丰富 ②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水源充足 ④土质黏重,土壤肥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区域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发展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区域在20世纪80年代初(  )

A.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水平高

B.温泉旅游业方兴未艾

C.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

D.聚落主要沿河流、交通线分布

2.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21世纪初(  )

A.居民点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B.河流流量大幅度减小

C.矿产资源得到了大规模开发   D.出现大规模的城市群

 

查看答案

读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洞庭湖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洞庭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上游砍伐植被  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③围湖造田  ④流域内降水量不断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这种变化可能导致(     )

A.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B.库区蒸发量加大

C.洞庭湖湿地的功能完全丧失     D.水量减少,湖水盐度明显增加

 

查看答案

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近50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是(     )

A. 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

B. 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

C. 字母A处的荒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D. 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

2.下列荒漠中,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的是 (       )

A. 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荒漠

B. 塔克拉玛干沙漠

C. 原生沙质荒漠和砾漠

D. 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的荒漠

3. 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 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B. 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C.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

D. 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