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5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①地的风向是 A...

图5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此时①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2.①地相比,②地

A此季节气温较高    B气温年较差较小

C此季节降水较多    D降水季节变化大

3.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地昼长年变化幅度大于①②两地     B③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①地

C.③地日落时间晚于②地              D此时北京时间大约是7月某日8时

 

1.B 2.D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等压线图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图示区域所示的是北半球,实际的风向向右偏转。再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根据图中经纬线的分布,最后的风向为西南风。答案选B。 2.图示区域中,北太平洋上形成低压中心,说明此时北半球为冬季。①地位于40°-60°之间的北美洲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与①地相比,②地此季节气温较低,A错;气温年较差较大,B错;此季节降水较少,C错;降水季节变化大,D对。答案选D。 3.图中,③地的纬度最高,昼长年变化幅度大于①②两地,A对;③地与①地均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③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①地,B错;③地的纬度高于②地,经度不同,此季节,日落时间可能晚于②地,也可能早于②地,C错;该季节为北半球冬季,此时北京时间不可能是7月某日,D错。答案选A。 考点:海平面等压线图判读;地球运动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图4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能源生产总量重心变化轨迹

Bb为GDP重心变化轨迹

C能源消费总量重心向南移动幅度最大

DGDP重心东西移动幅度最大

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查看答案

利用产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来研究产业发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图3示意2000年、2009年长三角城市到上海的距离与主要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Ⅰ、Ⅱ、Ⅲ制造业分别是

A纺织服装、钢铁冶金、通信设备

B纺织服装、通信设备、钢铁冶金

C钢铁冶金、纺织服装、通信设备

D通信设备、钢铁冶金、纺织服装

5、2.关于长三角产业就业密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较于Ⅰ,近年Ⅲ产业发展更快

B较于Ⅱ,近年Ⅲ产业发展更快

C较于Ⅱ,Ⅰ产业扩散空间范围大

D较于Ⅰ,Ⅱ产业扩散空间范围大

6、3.对Ⅱ产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地租   D技术

 

查看答案

图1为某古镇分布示意,图2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力

B.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

C.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

D.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运便利

2.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

A.街区的通风散热             B.街区的疏风防寒

C.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3.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交通运输推动了经济发展。

材料一20151230海南环岛高铁建成,游客乘高铁环游海南岛将成为现实。海南将形成“环岛三小时交通圈”,实现全岛同城。下图是海南岛环岛高铁线路图。

满分5 manfen5.com

1)列举海南环岛高铁在运行过程中常遇到的不利天气。

2)说明海南环岛高铁的修建对该岛旅游活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新中国铁路事业快速发展的条件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焚风是气流翻过山岭在背风坡下沉时增温变得又干又热的地方性风

1简述石家庄市受焚风影响的原因及季节特征。

2分析石家庄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3分析该地农业中、低产田产生的自然原因。

4简述该措施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