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位于我...

读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地区位于我国的(   )

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

2.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河流以冰雪融水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1.A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气温曲线,最冷月气温小于0度,所以位于温带地区,降水集中在7、8两月,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有春旱的特征,符合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A对。华南地区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雨季时间长,集中在5-9月,B错。青藏地区夏季气温是全国最低的地方,一般在8°C左右,C错。西南地区雨季长,5-9月,气温高,最冷月在0度以上,D错。故选A。 2. 考点:我国气候的分布及特征 我国气候对农业、植被的影响 【名师点睛】我国气候特点与评价 特征 内容 成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①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②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比,冬温偏低,夏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 ③气温年较差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我国冬季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暖热多雨 夏季暖热多雨,对农作物等生长十分有利 冬季寒冷干燥,对农作物等生长不利;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涝现象严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雨热同期 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 夏季,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光热多,且受夏季风影响,带来充沛的降水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广大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纬度差异大,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地形复杂多样 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四大城市,依次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上海、郑州、天津、沈阳     B.上海、郑州、沈阳、天津

C.郑州、上海、天津、沈阳      D.上海、天津、郑州、沈阳

 

查看答案

满分5 manfen5.com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的是

A.      B.     C.     D.

2.乙地形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甲地形区,是因为乙地

A.地势较高       B.纬度较高

C.植被较少       D.云量较少

 

查看答案

下图中甲乙为两个岛屿,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甲乙两个岛屿的共同点是

A.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B.夏季均盛行西南季风

C.都分布在太平洋中                    D.西侧都有暖流经过

2.甲岛屿森林树种比乙岛屿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地跨热量带较多           人工引进品种较多

东西降水差异大           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图序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图的顺序排列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④③②①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②

 

查看答案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经纬度

海拔(米)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102°E,25°N

1891

7.7

19.8

113°E,28° N

68

4

32

1.甲、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