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地壳下沉,风力沉积 B. 断裂下沉,冰川物质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地壳下沉,风力沉积

B. 断裂下沉,冰川物质堆积

C. 地壳抬升,河流侵蚀

D. 断裂下沉,黄河泥沙沉积

2.

A. 水渠纵横,支流众多

B. 水深流急,河床呈现V字形

C. 多水多沙,河水浑浊

D. 结冰期长,春汛明显

 

1. 2. 【解析】试题分析: 1. 2. 【考点定位】地质作用和地貌、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 【名师点睛】该题以地貌景观图等图示为背景,考查主要的地质作用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下面是地质作用与地貌的知识总结: 内力作用与地貌 1.地壳运动 形式   特点   二者关系   水平运动   ①弯曲隆起→巨大的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②断裂张开→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①相伴发生,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有主次;②就全球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   抬升或下沉→地势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2.板块构造学说 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全球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1)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 (2)结果:①在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地区,形成裂谷或海洋(如:大西洋、东非大裂谷)。②板块相撞(消亡边界)地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边缘隆起为岛孤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一侧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褶皱(背斜和向斜) 形态   特点   形成的正地形   形成的逆地形   背斜   岩层向上拱,核部老两翼新   山岭   谷地或盆地   向斜   岩层向下弯,核部新两翼老   谷地或盆地   山岭   (2)断层(地垒和地堑) 形态   特点   形成的地形   典例   地堑   两边岩块相对上升,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相对下降的岩块   狭长的凹陷地带   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地垒   两边岩块相对下降,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上升的地块   块状山地(断块山)   庐山、泰山、华山   (3)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形态   意义   背斜   良好的储油构造,如石油、天然气一般存在于背斜构造之中;山地开凿隧道,通常选在背斜部分,岩层向上拱起,符合力学原理,比较牢固;选择背斜部位作为采石点,施工容易,可节约施工时间,降低劳动强度   向斜   有利于储存地下水,常形成自流井盆地,如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   断层   隧道工程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辟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导致地震、滑坡、渗漏等;在山区溪沟、河流常沿断层面发育,“逢沟必断”,有断层的地方,常有地下水出露   三、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云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作用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2示意台湾省1987年、1997年和2007年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2,完成下列各题。

 

1.三幅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abc        Bbca       Ccba         Dcab

2.从1997年到2007年的人口变化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

A人口出生率下降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C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查看答案

2012年7月1日,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沪汉蓉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汉宜(昌)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汉宜铁路没有选择沿江修建,主要是因为该河段

A地形复杂,路基不牢

B河道弯曲,线路太长

C人口稠密,搬迁人口多

D多小城镇,对经济带动不明显

2. 汉宜铁路正线桥梁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556%,其原因主要是

A为生物提供通道

B加快建设速度

C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D多洪涝、泥石流

3. 关于修建沪汉蓉铁路最主要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东西方向的货运压力,完善交通运输网

B促进沿线农矿产品的销售,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C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步伐,增进民族团结

D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查看答案

图示意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用地规划。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三类工业用地区内适于规划建设

A油气化学工业       B电子工业

C医药制造工业       D纺织工业

2.为完善洋浦经济开发区的主要功能,需合理布局功能区。新建商业区应选在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长江中下游局部略图,右图为汉江水系图。

材料二  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淡水湖,在地质构造上为断层凹陷湖盆。洞庭湖陷落的幅度较大。两大湖盆自形成以来一直接受长江的泥沙淤积。洞庭湖由于地理位置、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目前已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为第二大淡水湖,其地位被鄱阳湖所取代。

材料三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全区有鸟类258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9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32种。

材料四  丹江发源于陕西省商洛区西北部的秦岭南麓,主要流经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土石山区河谷两侧有土状堆积物分布,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与汉江交汇于丹江口水库。全长 390 千米,为汉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 17300 平方千米,占汉江流域总面积的10% 。多年平均流量 174 立方米/秒,自然落差 1401 米。

(1)阅读材料,从自然因素方面对比分析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原因。

(2)鄱阳湖地区是“珍禽的王国”,每年会吸引大量来自北方的候鸟。分析鄱阳湖欣赏候鸟的最佳季节及其原因。

3简要说明丹江含沙量特征并分析成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于当地时间20156813时,由日本首都东京(35°41’N139°44’E)启航,沿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到达美国旧金山的时间为当地时间62210时。

材料二:下图为东京和旧金山两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该轮船自出发地到目的地航行时间为        小时,航行期间日出时刻的变化情况    。航线附近洋流对该轮船航行的影响                          

2)日本被称为火山之国,地震之邦,请简述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与旧金山相比,日本东京的气候有何特点?说明其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