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植被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②    B③    C③④     D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被破坏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1.B 2.C 3.D 【解析】 试题分析: 1.森林植被被遭破坏,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坡面径流增大,下渗量减少,A错。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导致降水时,河流径流量增大,B对。植被破坏对降水影响不大,C错。河道淤积会导致洪涝灾害加剧,不会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年内变化,D错。故选B。 2.森林植被恢复后,对降水量没有影响,①错。地表径流减少,②错。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坡面径流减少,下渗量增加,蒸发量增加,③④对。故选C。 3. 【考点定位】森林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山西省某市调查了当地市中心和外围区域早晚高峰期间的交通状况。根据调查情况绘制了汽车平均时速示意图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市交通最拥堵的是:

A中心区域早高峰                 B中心区域晚高峰

C外围区域早高峰                 D外围区域晚高峰

2.下列缓解该市交通拥堵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B大力拓宽城市道路

C大量修建路边停车位             D大幅度提高停车收费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钓鱼岛附近海域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生物资源     B煤炭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能资源

2.福建沿海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温带落叶阔叶林

3.可为该海域船只提供准确定位服务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北斗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无人机监控技术

 

查看答案

下图为“桂、贵、苏、粤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水平差值百分比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四省中1990年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是:

A广西     B贵州     C江苏     D广东

2.为应对将来的人口问题,21世纪中期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①城镇    ②农村    ③发达省份    ④欠发达省份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下图为南亚某区域简图,甲地位于恒河下游。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雨热充足,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玉米       C高粱       D小麦

2.甲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商品率高          B小农经营 

C机械化程度高       D单位面积产量低

 

查看答案

下图为风、光互补发电应用系统示意图,该系统将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中,逆变器再根据需要将电能输送到用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系统最适合运用于:

A商业中心   B工矿企业 C轨道交通  D道路照明

2.该系统的广泛使用,有利于:

善大气环境   ②促进产业转移 

③优化能源结构  ④增强温室效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