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表为某发达国家不同年份人口增长变化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 年份 ① ② ③ ...

下表为某发达国家不同年份人口增长变化比较表,完成下列问

年份

出生率

38

28

41

15

死亡率

18

15

39

08

自然增长率

2

13

02

07

1.根据人口增长特点变化的一般规律所示①、②、③、④四年份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

2.目前该国

A外迁人口增多      B老龄化趋势减缓     

C社保负担减轻      D少年儿童比重降低

 

1.D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人口增长的影响。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同一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应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故以出生率从高到低排序为③、①、②、④。答案选D项。 2.由图示可知,目前该国自然增长率低,属于人口增长模式的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少年儿童比重降低,人口老龄化加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定位】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问题。 【名师点睛】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1)从特征上区分,现代型是三低,传统型是高低高,原始型是高高低。 (2)从数值上区分,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区分二者;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l%以下。 (3)从国家(地区)发展水平区分,一般来讲,发达国家(地区)为现代型模式,发展中国家(地区)为传统型模式,个别原始部落为原始型模式。 (4)特殊国家:我国的人口增长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①20年纪70年代以来,出生率急剧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②目前,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l%,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人口增长很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人。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的屠呦呦,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

材料二   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忌干旱、怕渍水,喜湿润、光热要求充足。重庆酉阳下图享有“世界青蒿之都”的美誉,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其当地青蒿平均青蒿素含量可达8‰以上,部分优选品种甚至能达16‰,居最高水平。青蒿药用价值很高,青蒿素主治疟疾等。截止2010年底,全球106个疟疾流行国家和地区,估计有216亿疟疾病例,其中81%疟疾病例和91%死亡发生在非洲地区。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类抗疟药品列为首选指导药,青蒿身价倍增,重庆酉阳青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野生青蒿遭到严重破坏。

1分析重庆酉阳种植青蒿有利的自然条件。

2说明2004年后重庆酉阳青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3分析2004年后青蒿产业对重庆酉阳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4指出重庆酉阳野生青蒿今后的开发利用方向。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知名大河之一,她自西向东跨三级阶梯,流域内孕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水土流失严重,分析其自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山西能源资源开发条件。

 

查看答案

“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陕北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图4示意新常态下“资源诅咒”的规避与城镇化增长变化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4

1.陕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的可能原因是

A当前煤炭等能源价格低              

B工业结构单一

C能源的开采量没达最大值            

D陕北距能源消费主市场较远

2.新常态下要规避资源诅咒,提高城镇化水平,转型期内,陕北地区应该

A大力提高能源开采量               

B主要发展第三产业

C延长能源工业产业链               

D改变当地能源消费结构

 

查看答案

耕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左图示意1985-2010年我国某省耕地重心移动轨迹,下右图示意1985-2010年该省人口重心移动轨迹。该省几何中心地理坐标为26°N,118°E。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可以判断,该省

A1985-2010年,耕地重心移动经历了“剧烈-缓慢-剧烈”的变化过程

B1985-2010年,耕地重心移动幅度高于人口重心移动幅度

C1985-2010年,人口重心一直在东南部地区

D2010年耕地相对集中分布于西北部地区

2.1985-2010年,该省耕地重心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         

B东南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C西部实施生态退耕政策       

D西部平原广阔

 

查看答案

城市景观的变化,如道路繁荣、高楼林立被称为景观城市化;城市内部人口潜在的变化,如精神文明建设、人口素质提高被称为人文城市化。读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图 指数越大,表示发展水平越高,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2.当城市景观发展速度高于人文发展速度时,会形成“过度城市化”,反之,则形成“滞后城市化”。下列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域—景观城市化建设亟需加强

B乙区域—应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C丙区域—人口素质高,城市规划合理

D丁区域—景观城市化发展程度较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