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篁岭(下图)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篁岭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旅游价值:篁岭晒秋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品价值高;篁岭晒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 有利条件:(篁岭晒秋)旅游产品独特,与附近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差异明显,可以实现产品互补;接近著名旅游景点(婺源、景德镇等),客源有保障。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分析,分析旅游资源的价值(观赏价值、美学价值、开发价值、科学价值、体验价值等)。 开发条件包括游览价值、社会经济条件、交通通达性、距客源市场的远近、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力等。 考点: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分析。 【名师点睛】该题目通过对“晒秋”背景的描述,考查学生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解答该题应该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出“篁岭晒秋”属于民俗文化现象,具有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的评价,要根据所学到的知识,并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从游览价值、社会经济条件、交通通达性、距客源市场的远近、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图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2表1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1。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查看答案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下列题。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查看答案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的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 大气温度    B. 降水量    C. 积雪厚度    D. 植被覆盖度

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 年降水量最少    B. 冬季气温最低    C. 年日照最少    D. 冬季风力最大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 蒸腾加剧    B. 低温更低    C. 降雪期推后    D. 太阳辐射减弱

 

查看答案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题。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