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图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

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图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少。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北部水旱灾害发生年份明显多于南部地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分别是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河南省南北方水旱灾害的空间差异。 考点:水旱灾害的成因。 【名师点睛】该题以河南这一区域为切入点,考查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形成原因,属于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防治”模块的常见问题,难度相对较小。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从分布是否均匀、哪多哪少等方面分析,结合图中信息不难做出回答。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部,因此河南省地处我国南方和北方两大地区的过渡地带,省内南部和北部自然环境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气候差异是造成河南省南北部水旱灾害差异的主要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枫桥地区位置见下图,又称枫桥香榧。这里打造香榧森林公园,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 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 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 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 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 日照更长    B. 气温更高    C. 植被更密    D. 海拔更低

 

查看答案

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下列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列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降水量增加坡面径流增加蒸发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