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2.下列叙述不属于功能区C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的是 

A.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C.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方向,对城市的污染较小

D.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1.A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该城市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A处位于两支流的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吸纳最大消费人群,形成商业区;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利用方式,B的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C处沿河靠海,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便于排污,而且处于与季风垂直的郊外,是形成工业区的有利区位,故选项A正确。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功能区C为工业区;图中显示该功能区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区,水源充足,地势平坦;由图可知功能区C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方向,对城市的污染较小;人口稠密区应该在城区,该区域人口密度较小,故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工业布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正确的选项是 

A.布局在甲城的工业区内

B.布局在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

C.布局在甲城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

D.不宜引进该企业

 

查看答案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多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查看答案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2.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

下表表示2013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读表完下列问题。

1.表中显示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是 

A.城市到农村             B.城市到城市

C.中西部到沿海           D.农村到农村

2.表中人口跨省空间流动的原因主要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资源条件      D.自然灾害

 

查看答案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