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是某区域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该地区降水的说法...

是某区域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该地区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陆因素导致降水量东多西少    

B地形因素导致降水成带状分布

C锋面因素导致降水呈带状分布    

D降水量最大处就是海拔最高处

2.关于该地区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为北半球夏季          B纬度因素影响N处等温线走向

C该地为南半球夏季          D地形因素影响P处等温线凸向

3.若图中M、N、P三处气温大致相同,则最可能的月份是

A1月    B2月      C8月     D10月

 

1.B 2.A 3.D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等降水量线由沿海向内陆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说明不是受海陆因素影响,A错。从降水量分布来看,该地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呈条带状,说明是受地形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海拔高度不同降水量有差异,B对。锋面影响降水呈面状,不会呈带状,C错。海拔最高处降水量最小,为60毫米,D错。故选B。 2.读图可知,此时该地区降水量较大,等降水量线由沿海向内陆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可知此时盛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应当为该半球的夏季,所以陆地等温线应当向高纬凸出,则北侧为高纬,确定此图为北半球夏季,山脉等温线向凸出,说明温度较低,图为北半球夏季,A对,C错。N处等温线如果受纬度因素影 响应当等温线平行于纬线。N处向北凸出,说明比同纬度海洋温度高,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致,B错。P处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温度高,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D错。故选A。 3.若图中M、N、P三处气温大致相同,说明同纬度海陆温度相同。若为夏冬季节,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陆地或者海洋一定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ABC错,则只可能是春秋季,故为10月,此时由夏季向冬季过度,此时陆地在降温,海洋在升温,两地气温不断靠近,气温大致相同。故选D。 【考点定位】等温线的判读及气温的影响因素 【名师点睛】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 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 (1)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如图1中a地等温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气温值高于13 ℃)。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2)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图2中①地气温大于24 ℃)。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 等温线走向 影响因素 等温线与纬度方向基本一致 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如图3中22 ℃、23 ℃、24 ℃等温线) 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 地形、地势(如图2中③地附近等温线走向) 等温线闭合 山峰(低温)、盆地(高温)、城市热岛效应(高温) 3.等温线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 (1)海陆与季节: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也可以概括为:一(月)陆(向)南(弯曲),七(月)陆(向)北(弯曲)。 (2)地形:若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 (3)洋流: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相同,等温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向高纬)凸出的为暖流,等温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向低纬)凸出的为寒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东风汽车公司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其前身是1969年始建于湖北西北部大巴山区十堰的“第二汽车制造厂”,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已陆续建成了十堰、襄阳、武汉、广州四大基地,除此之外,还在上海、浙江杭州、新疆乌鲁木齐、云南昆明等多地设有分支企业。并且与日本、法国等汽车公司合作成立了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标致等合资企业。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最早布局在十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          B技术           C国防                D交通

2.东风汽车在新疆乌鲁木齐、云南昆明布局分支企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            B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技术

3.东风汽车公司乘用车生产与国外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最主要考虑

A利用品牌和技术     B引进资金        

C开拓海外市场       D引进人才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人。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的屠呦呦,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

材料二   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忌干旱、怕渍水,喜湿润、光热要求充足。重庆酉阳下图享有“世界青蒿之都”的美誉,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其当地青蒿平均青蒿素含量可达8‰以上,部分优选品种甚至能达16‰,居最高水平。青蒿药用价值很高,青蒿素主治疟疾等。截止2010年底,全球106个疟疾流行国家和地区,估计有216亿疟疾病例,其中81%疟疾病例和91%死亡发生在非洲地区。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类抗疟药品列为首选指导药,青蒿身价倍增,重庆酉阳青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野生青蒿遭到严重破坏。

1分析重庆酉阳种植青蒿有利的自然条件。

2说明2004年后重庆酉阳青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3分析2004年后青蒿产业对重庆酉阳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4指出重庆酉阳野生青蒿今后的开发利用方向。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知名大河之一,她自西向东跨三级阶梯,流域内孕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水土流失严重,分析其自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山西能源资源开发条件。

 

查看答案

“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陕北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图示意新常态下“资源诅咒”的规避与城镇化增长变化的关系,读图,回答第下列问题。

1.陕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的可能原因是

A当前煤炭等能源价格低              

B工业结构单一

C能源的开采量没达最大值            

D陕北距能源消费主市场较远

2.新常态下要规避资源诅咒,提高城镇化水平,转型期内,陕北地区应该

A大力提高能源开采量               

B主要发展第三产业

C延长能源工业产业链               

D改变当地能源消费结构

 

查看答案

耕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左图示意1985-2010年我国某省耕地重心移动轨迹,下右图示意1985-2010年该省人口重心移动轨迹。该省几何中心地理坐标为26°N,118°E。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可以判断,该省

A1985-2010年,耕地重心移动经历了“剧烈-缓慢-剧烈”的变化过程

B1985-2010年,耕地重心移动幅度高于人口重心移动幅度

C1985-2010年,人口重心一直在东南部地区

D2010年耕地相对集中分布于西北部地区

2.1985-2010年,该省耕地重心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          B东南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C西部实施生态退耕政策        D西部平原广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