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下图是某地理学习小组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形因素

2.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昼夜温差小    B夜间多云      C强风       D大气逆辐射弱

3.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棉花试验田浇湿与喷水。与不浇湿喷水的麦田相比

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      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 

C花期不变              D花期滞后

 

1.C 2.D 3.B 【解析】 试题解析: 1.读图可知,图中维度越高初霜日期越早,终霜日期越晚;纬度越低初霜日期越晚,终霜日期越早,故造成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纬度位置。 2.霜冻天气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无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气温降低快,容易发生霜冻天气。 3. 【考点定位】我国的气候以及对农业的影响,霜冻形成。 【名师点睛】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农业的运用,第1题,分析图表,从图中分析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和纬度的关系。第2题,从大气的保温作用分析,霜的出现是由于气温低造成——大气的保温作用差。第3题,从大气的保温作用出发,通过比热容的大小分析温差的大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修6——环境保护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说出图中所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

2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

 

查看答案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冬春季节,频繁南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而上层气温仍然高于0,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一直保持液态。当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冻雨”。下图是“2011年1月2日~3日我国冻雨区预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省是我国出现冻雨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重的省份。从天气系统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其自然原因。

2冻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查看答案

【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爸爸去哪儿》让全国许多人认识云南“普者黑”。“普者黑”地处云南东南部,海拔1458米,以“水上田园、湖泊峰林、彝家水乡、岩溶湿地、荷花世界、候鸟天堂”六大景观而著称。这里既有桂林山水的灵秀,又有江南水乡的古朴神韵,还有杭州西湖波光潋滟的明丽,更有比荷花淀还要浩荡的万亩荷花,乘船在荷塘间打一场水仗,可以体验“湿身”的清凉与欢乐。

1云南普者黑最佳旅游时间为6至9月,根据材料请说明理由。

2根据云南普者黑自然环境特点,指出旅游者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由346个岛礁组成,面积11800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人,雪山和冰川面积约为全岛面积的65%,是一个气候恶劣的小岛,历史上无人问津。但是近几十年来却引起了遥远的英国的极大兴趣。1982年4月2日,英国、阿根廷为争夺马岛主权而进行的“马岛之战”开始。马岛上空,硝烟未散。2010年2月,英国、阿根廷两国马岛争端再度升温,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材料二  左图为世界区域局部图,右图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地形图。

1读图分析马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2结合图文资料从地理角度分析英国争夺马岛的原因。

3分析南美洲西南段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给古老的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外延与内涵,给中国以及寻求发展的沿途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未来。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略图图1及M国地形图图2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煤化工、多晶硅、风电制造、平板玻璃、船舶制造等产业逐步被列入产能过剩行业。南亚是“一带一路”中“海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重要地区,为我国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化解,提供了广阔的战略迂回空间。

1在板块构造学说中,甲半岛板块名称是什么?用板块理论解析H海和X山脉的形成。

2比较荒漠和荒漠形成的原因。

3从气候、河流、地形等方面分析M国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