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

B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的捕鱼的渔船

C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正午日影位于南侧

D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内

2.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①冻土广布,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

③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    ④沙漠广布,气候恶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

①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地区集聚

②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系统更完善

③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

④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B 2.C 3.A 【解析】 试题解析: 1.中国古代商船出发的时间为北半球冬季,返回时间为北半球夏季;夏季索马里由于吹拂离岸风,形成上升补偿流(索马里寒流);从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影朝北;加尔各答盛产黄麻。 2.陆上丝绸之路主要途经中亚地区,铁路沿线没有冻土分布。 3. 【考点定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名师点睛】第1题,从古代商船出发时间——冬季分析其中地理现象以及印度农业区的分布。第2题,了解陆上丝绸之路经过的中亚地理的自然地理特征。第3题,结合东西经济差异以及沿线的经济发展程度分析交通路线对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湖北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3月21日前往图示区域进行地理观测,图中等高距为200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Q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160米        B380米      C680米         D980米

2.15时地方时Q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在P地落下,据此判断河流干流大致的流向是

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南流向东北  

C西北流向东南       D东南流向西北

3.若图示森林急剧减少,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将主要有

①坡面汇流速度加快  ②水汽输送量减少  ③蒸腾、蒸发量加大  ④地下径流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RIA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受益于相关政策的扶持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拉动,2015年全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额超过22000台,约占全球销量四分之一,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大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达           B劳动力成本低

C工厂数量多         D劳动力数量多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厂逐渐开始用机器人代替工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加速该类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②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③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减缓用工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在台湾生物学界,迁徙的紫斑蝶以及它们聚集越冬的山谷称之为“紫蝶幽谷”现象。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紫蝶幽谷”均分布在

A南部沿海地区                     B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暖区

C高山峡谷地区                     D山脉南段两侧的低海拔地区

2.紫斑蝶选择山谷越冬,主要是该地

A背风温暖        B人烟稀少       C降水丰富       D花蜜充足

3.紫斑蝶北返时间最可能在于

A1月下旬        B3月中旬        C5月下旬        D9月中旬

 

查看答案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下图是某地理学习小组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形因素

2.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昼夜温差小    B夜间多云      C强风       D大气逆辐射弱

3.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棉花试验田浇湿与喷水。与不浇湿喷水的麦田相比

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      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 

C花期不变              D花期滞后

 

查看答案

【选修6——环境保护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说出图中所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

2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