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月份,并分析原因。

2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1)冬季 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水获得的热量小,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封不显著。(答对3条得3分) (2)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信息,博斯腾湖湖水来源主要是河水,支出主要是蒸发。而近年,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蒸发主要与气温有关。蒸发的加剧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同时人为原因也可能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夏季比冬季气温高,蒸发大,使用湖水量大,水位下降多,而冬季虽然入湖水量少,但蒸发少,使用也少,随着近年全球变暖的加剧,季节差异会更小。 (2)陆风转湖风是指湖泊气温低于陆地气温,由图可知应为冬季。湖陆风现象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原理相同。冬季,博斯腾湖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热量少,且水量最小,导致湖陆温差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且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 (3)湖陆风的转换早晚取决于湖、陆的气温高低,风总是从气温低的地区吹向气温高的区域。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 (4)风总是从气温低的地区吹向气温高的区域,湖陆风的强弱与湖陆的温差有关。温差大则风强,反之则弱。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会形成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名师点睛】通过博斯湖的陆湖风的现象反映热力环流。学生根据水陆的热力性质差异分析水陆气温变化。而对于水陆气温的变化从水量大小反映热力差异以及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2015年粮食生产效率表。回答下列各题。

1.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

A西北省份    B西南省份    C东南省份    D东北和新

2.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

A农业生产落后      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

C机械化水平高       D气候条件优越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A1800~1900    B1900~2000      C2000~2100     D2100~2200

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A喜光 喜湿     B喜阴 喜湿      C好热 耐旱     D耐寒 好旱

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A光照增强     B水土流失加重     C气候变暖      D降水减少

 

查看答案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地区中,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图示事物主要作用

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C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3.建设城市绿地采用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主要作用是

A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B降低降水造成的水土流失

C减轻土壤的盐渍化现象            D加强生物和环境多样化

 

查看答案

下图为 “四地受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

A甲、乙、丁、丙                   B乙、丁、丙、甲

C丙、甲、乙、丁                   D丁、丙、甲、乙

2.图示

A甲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               B乙地可能为非洲南端好望角

C丙地地处南美洲太平洋沿岸             D丁地地处非洲撒哈拉地区

3.图示四地

A甲地自然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B乙地河流水系发达

C丙地可种植喜热耐旱的作物                 D丁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查看答案

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每年5月到8月,湟鱼都要沿周边河流洄游繁殖后代。2015年6月24日,雨过天晴,河水暴涨。北京时间16:19—16:54央视现场直播百万湟鱼沿布哈河及沙柳河洄游、群鸟捕食的壮观场面。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湟鱼洄游距离越远,幼苗在淡水中生存时间越长,其成活率就越高。阻碍湟鱼洄游的主要因素是

A鸟类捕食     B河床险滩      C水坝拦截      D河水流速

2.当前,为了保障湟鱼顺利洄游,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A拆除水坝    B修建过鱼通道    C阻止鸟类捕食   D炸掉险滩

3.当日直播期间,青海湖流域

A气温逐渐下降,河源冰雪融水变少  

B太阳逐渐西斜,最后落于西北群山

C物体影子变长,且逐渐向西偏移    

D太阳高度变小,且昼长逐渐变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