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粮食作物...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粮食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其中玉米生长期为4月-10月,前期需水量少,后期需水量多。黑河流域玉米以制种玉米为主,制种玉米产量占全国制种玉米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种。是把科学家的育种成果推广到普通农民手中的过程。下图为河西走廊示意图、河西走廊玉米制种面积变化图

(1)描述黑河流域玉米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并从水资源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评价黑河流域成为我国最大玉米制种基地的有利条件。

(3)我国正在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说明其对河西走廊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1)变化趋势:玉米种植面积呈大幅度增加趋势。(2 分)原因:玉米生长前期需水量少而中后期需水量大,7-9 月降水量与冰雪融水量大,水资源较为充足,能够满足玉米生长需要。所以玉米种植面积得以扩大。(6 分) (2)生长期热量丰富,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光照时间长,强度大;昼夜温差大,玉米品质好;降水与冰雪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收获期降水少,晴天多,利于种子晾晒脱水;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少。(8 分) (3)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带动旅游、能源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搭建对外贸易平台,提高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增加收入。(6 分) 【解析】试题分析: (1)由玉米制种面积变化图可知该区域玉米种植面积呈大幅度增加趋势。材料显示玉米生长前期需水量少而中后期需水量大;该区域水源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7-9月即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且此时降水量较大,因而水资源较为充足,能够满足玉米生长需要。所以玉米种植面积得以扩大。 (2)由图可知黑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光照时间长,强度大;昼夜温差大,玉米品质好;由于地处中温带,一般是一年一熟,生长期较长,而且热量丰富,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黑河流域降水与冰雪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收获期降水少,晴天多,利于种子晾晒脱水;由于所处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不利于有害生物的越冬,因而病虫害少。 (3)“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我国以陇海—兰新—北疆铁路线为纽带,因而可以促进河西走廊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带动沿线旅游、能源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当地优化产业结构;借助于以陇海—兰新—北疆铁路线,搭建对外贸易平台,有利于提高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增加收入。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长春市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及专用车园、光电产业园、生物医药园、新兴产业园等九大园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汽车零部件和专用车基地建在长春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沿海,水陆交通便利    B. 矿产资源丰富,原料充足

C. 汽车工业起步早,基础好    D. 科研院所集中,技术先进

2.各类产业园区的建立,反映出产业发展的(  )

①集聚现象  ②分散现象  ③产业升级现象  ④产业转移现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对长春市发展的影响是(  )

A. 人口增长过快    B. 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C. 就业压力增加    D.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查看答案

鲁冰花学名羽扇豆,其根系深广,生命力顽强,能在贫瘠的土壤上生长,最早用作肥料,现主要作为高蛋白饲料使用。下图是目前世界上鲁冰花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该国西部,鲁冰花多与小麦轮种,其主要目的是(    )

A. 节省种植土地    B. 提高土壤肥力

C. 减少病害虫害    D. 提高土地利用率

2.在降水偏少的年份中,图示区域的鲁冰花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 美化区域环境    B. 提高地下水位

C. 弥补牧草不足    D. 保障食品供应

 

查看答案

针对藏南地区江北公路沙害问题,某研究所于该地区进行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研究,下图示意风速为11 m/s时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水平距离50-80 cm段,风速

A. 最大    B. 平稳    C. 下降    D. 提高

2.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

A. 高空输沙量    B. 近地面输沙量    C. 地表粗糙度    D. 风沙活动高度

3.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更利于

A. 稳固沙土    B. 削减风力    C. 减少水分蒸发    D. 适应恶劣环境

 

查看答案

图示国家西部海岸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部山脉抬升多地形雨    B. 海岸线曲折,多海湾

C. 首都选址的主要原因气候凉爽    D. 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

A. 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    B. 源于人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 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    D. 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3.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

A. 气候较同纬地区温暖,利于繁殖    B. 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C. 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D. 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查看答案

(10分)【环境保护】

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传说。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成群结队地驶入了纽芬兰湾。这些渔轮夜以继日地捕捞,庞大的捕鱼网兜掠过海底,除了鱼群在劫难逃,连海底生态也被破坏殆尽。面对鳕鱼资源的枯竭,加拿大政府被迫于1992年宣布彻底关闭纽芬兰及圣劳伦斯湾沿海渔场。如今关闭已二十多年了,鱼群仍不见踪影。

就在纽芬兰出现危机的时候,隔着大西洋相对的国家——挪威的鳕鱼也开始告急。与纽芬兰相似,鳕鱼捕捞同样是挪威北部的经济命脉,幸运的是,经过3年的痛苦等待,挪威的渔民们终于欣喜地看到了大鳕鱼群的回归。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推测挪威政府为了保护鳕鱼资源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