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家住我国东部某三线城市的王女士,准备在当地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王女士考察了数家...

家住我国东部某三线城市的王女士,准备在当地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王女士考察了数家楼盘,并选取了四组做了下表。据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楼盘

均价(元/㎡)

用地面积(㎡)

楼房走向

容积率(%)

建蔽率(%)

 

5800

9500

  

140

50

 

4500

6800

东北-西南

300

60

 

2800

13000

   西

270

30

 

3600

8600

西北-东南

180

50

 

注: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1.房价构成中,土地价格所占比重较大。四个楼盘中,甲楼盘均价最高,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 靠近学校,属学区房    B. 远离市区,空气清新

C. 城市中心,交通便利    D. 靠近河流,属江景房

2.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如果布局不当,楼房之间经常会因“狭管效应”出现瞬时强风。表中四个小区中,最容易出现瞬时强风的是  (      )A.     B.     C.     D.

3.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规定“七层及以上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按此标准,下列楼盘必须设置电梯的是    (      )A.     B.     C.     D.

 

1.C 2.B 3.C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地租金高低的影响因素。城市地租主要受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影响。 四个楼盘中,甲楼盘均价最高,所以甲地楼盘所在地的地价较高,城市地价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指出的市中心地价最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对建筑物布局的影响。我国东部城市普遍被季风气候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或 西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或东北风,表中甲丙两个小区楼房走向为南北和东西方向,不利于“狭管效应”的形成,首先排除A、C选项;乙、丁两地都有可能存在“狭管效应”,但图表中乙地的建蔽率较高,不利于通风,所以瞬间强风出现的可能性增强,B选项符合题意,本题选择B选项。 3.本题主要考查建筑物“容积率”和“建蔽率”的相关知识。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 用地面积的比率,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图示甲小区的“容积率”和“建蔽率”分别为140%、50%,所以甲小区单层建筑面积为9500× 50%㎡,地上总建筑面积9500× 140%㎡,所以该小区楼层数量为140%÷50%,可以理解为楼层数量等于容积率/建蔽率,利用此规律可以测算甲乙丙丁四座楼盘的楼层数分别为2.8层、5层、9层、3.6层,所以只有丙地楼盘符合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规定,本题选择C选项。 点睛:本题以房屋的购买为材料背景,考查城市地租的影响因素、气候对建筑物布局的影响、建筑物“容积率”和“建蔽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总结)风向对建筑的影响: 风是影响建筑物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防风是房屋的一大功能,有些地方还将防风作为头等大事,尤其是在台风肆虐的地区。日本太平洋沿岸的一些渔村,房屋建好后一般用鱼网罩住或用大石块压住;我国台湾兰屿岛,距台风策源地近,台风强度大,破坏性极强,因此岛上居民雅美族人(高山族一支)创造性地营造了一种“地窖式”民居。房屋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米~2米处,屋顶用茅草覆盖,条件好的用铁皮,仅高出地面0.5米左右,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室内配有火堂以弥补阴暗潮湿的缺点,还在地面上建凉亭备纳凉之用。我国冬季屡屡有寒潮侵袭(多西北风),避风就是为了避寒,因此朝北的一面墙往往不开窗户,院落布局非常紧凑,门也开在东南角,如北京四合院。 风还会影响房屋朝向和街道走向。在山区和海滨地区,房屋多面向海风和山谷风。我国云南大理有句歌谣:“大理有三宝,风吹不进屋是第一宝”,大理位于苍山洱海之间,夏季吹西南风,冬春季节吹西风即下关风,下关风风速大,平均为4.2米/秒,最大可达10级,因此这里的房屋座西朝东,成为我国民居建筑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城市街道走向如果正对风向,风在街道上空受到挤压,风力加大,成为风口,因此街道走向最好与当地盛行风向之间有个夹角。在一些炎热潮湿的地方,通风降温成为房屋居住的主要问题,如西萨摩亚、瑙鲁、所罗门群岛等地区,房屋没有墙。现代住宅建筑比较讲究营造“穿堂风”,用来通风避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223日,我国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储藏马铃薯不受欢迎,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完成下列各题。

 

1.西南地区各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B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C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D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2.西南地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洪涝     B霜冻       C干旱       D光照

3.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是     

A低热河谷地带                  B高海拔地区

C中低海拔地区                  D四川盆地

 

查看答案

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两曲线(  )

A. 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 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车速变化

C. 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 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2.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是(  )

A. 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 大力建设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C. 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D. 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

 

查看答案

下图是加拿大多伦多市约翰农场土地利用示意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约翰家五口人,农事活动主要雇用季节工人完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月

2月

3月

5月

6月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11月

12月

降雨量 (mm)

45.6

45.5

56.9

64

66

68.9

76.6

84.2

74.2

63

70.3

65.5

月均溫(℃)

-6.7

-6.1

-0.8

6

12.3

17.4

20.5

19.5

15.2

8.9

3.2

-3.5

降雨日数(天)

14

12

13

12

11

11

10

11

10

12

13

15

 

 

1.有关该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合理的描述是(  )

A. 全年气候温和,降水分配均匀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 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均匀

2.该农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及好处是(   )

A. 适应市场需求,以提高经济效益    B. 家庭农场经营,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C. 热量条件改善,以便于提高复种指数    D. 增加经营种类,以提高生态效益

 

查看答案

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实施普通二孩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下图是我国各省市“人口零增长”时间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本月所学知识)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零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零增长”出现的省市依次由沿海向内陆扩展

B. 总体说来,“人口零增长”出现的时间东部比西部早

C. 到2026年,南方省区都进入“人口零增长”

D. 所有直辖市出现“人口零增长”都早于其他省区

2.(本月所学知识)我国全面实施普通二孩政策,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①平衡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②加速第三产业发展

③ 缩小地区经济差异           ④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甲图为“非洲主要陆地自然带”示意图。乙图为“陆地假想变化示意图”,乙图南部虚线以内由海洋变成陆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甲图可知

A. A、B分别表示热带雨林带和热带荒漠带

B. 洋流甲沿岸可能出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自然带A→B→C的变化体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W地点最可能出现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草原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