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2005年人口构成表,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 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
C.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 城市化速度快
2.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
A.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B. 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C. 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
D. 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③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A. ①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人口迁移对环境往往造成
①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②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③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④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读人口构成比重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 93% B. 23% C. 13% D. 60%
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 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中国新闻网报道,2033年前后,中国总人口的总量高峰将保持在15亿左右;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人口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那么中国人均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20%以上。
(1)“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而目前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多,形成该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右图能正确反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变化趋势的是( )
(4)造成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上述变化趋势的直接因素是( )
A.土地资源数量增加 B.开放程度提高 C.环境质量改善 D.消费水平提高
读下图为“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回答问题。源:学#
(1)图中字母代表商业区的是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 。
(2)图中字母代表工业区的是________,代表住宅区的是________,代表绿地的是_______________。
(3)该城市拟在①、②、③、④四处建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械厂和服装厂,请为各工厂选择合理的厂址,并将其代号填写在下而的横线上。
水厂: _____________ 污水处理厂: _____________
重型机械厂: _____________ 服装厂: _____________。
(4)该城市的西南部形成了以钢铁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区,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