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卡法山区是最早生产咖啡的地区(原产地...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卡法山区是最早生产咖啡的地区(原产地)。研究表明:咖啡树最适合生长在平均温度为20℃左右,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土壤透水性强,日照较丰富的环境里。埃塞俄比亚谚语说:“咖啡是我们的面包。”现在,咖啡已经成为流行于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图a为非洲轮廓图(图中箭头表示赤道附近7月盛行风向),图b为埃塞俄比亚及周边地区地形图。

(1)分析影响埃塞俄比亚7月风中水汽丰富的原因。

(2)分析卡法山区生产咖啡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述卡法山区发展咖啡种植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源自印度洋;距离印度洋较近,沿途水汽损失小。 (2)起伏的地表会增加土壤透水性能;山区地形为地形雨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地处热带高海拔地区,一方面使其气温适中,另一方面也有较为充足的光照。 (3)满足当地人饮用咖啡的需求;发展当地经济,增加当地人民收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解析】(1)读图可知7月份东南信风将印度洋水汽大量带到非洲大陆,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南季风,埃塞俄比亚距离印度洋近,沿途水汽损失小,故7月季风水汽丰富。 (2)回答本题首先要通过材料提取咖啡的生长习性,然后结合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卡法山区自然地理特征作答即可。材料可知咖啡的生长习俗,咖啡对温度、水分、地形和光照都有要求,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卡法山区地形起伏,多地形雨,同时利于排水;地处热带山区,气味适宜,光照充足,适合咖啡生长。 (3)本题主要考查区域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主要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方面回答。咖啡种植可满足当地人生活的需求,利于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同时在山区增加了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我国甘肃、新疆及中亚通往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材料三:塔什库尔干县城位于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河宽谷(也称塔合曼盆地)中,海拔3050~3100米。县境高山峻峙,东南边界上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世界第2高峰;北侧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称为冰山之父。县城年均温1.6℃,冬季漫长,无夏季;谷地位于雨影区,年降水量仅70毫米:距县城附近有一片沼泽,眼前是著名的石头城及远处的慕士塔格冰山。

(1)描述图示区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河流总体特征。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地形(从海拔、坡向角度)对天山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3)据材料三,简析塔什库尔千沼泽形成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

读我国环渤海地区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

B. 转入地区的经济更发达,资源更丰富

C. 转出的多为重工业

D. 多靠近交通发达的沿海、铁路沿线附近

2.实现A、B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北京市用地紧张,首钢占地面积大;②环境污染严重;③耗水耗能多,能源不能满足需求; ④转入地交通更便利,资源更丰富。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右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

B. 当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的捕鱼的渔船

C. 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正午日影位于南侧

D. 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内

2.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①冻土广布,气候寒冷;②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③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

④沙漠广布,气候恶劣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

①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地区集聚;②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系统更完善;③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④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读某山地及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P区域古聚落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势平坦,土肥水足    B. 矿产资源丰富

C. 气候温和多雨    D. 交通便利

2.图示区域温泉久负盛名,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存在大型温泉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比重差异且可以相混的流体,因比重差异而产生的流动,称为“异重流”。读“水库异重流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水库异重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珠江流域发生频率高于黄河流域    B. 到达大坝的异重流有利于水库清淤

C. 有助于漂浮污染物的净化    D. 三角洲泥沙来自于水库环流

2.下列情形不能形成异重流的是

A. 大风吹拂湖面    B. 河流人海    C. 冷暖气团相遇    D. 寒暖流交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