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分布图。该城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曾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衢...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分布图。该城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曾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衢”。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焦柳铁路线,穿过该城市多采用高路基(如图二)或公路涵洞的方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铁路交通    D. 河流

2.在当时条件下,铁路线穿过城区时设计成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形式(如图二),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A. 形成立体交通,对城市交通干扰小    B. 预防城市内涝

C. 阻止行人穿行    D. 夯实地基,防止地面下沉

3.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实行“公交优先”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

A. 减少能源消耗    B. 限制私家车的发展

C. 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 提高公交公司的效益

 

1.D 2.A 3.C 【解析】 1.根据题意,该地“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结合图一可以看出,水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故选D。 2.铁路线穿过城区设计成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形式,是为了减少铁路给两侧带来的交通阻隔,减小对城市的交通干扰。故选A。 3.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实行“公交优先”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底特律是美国著名的“汽车城”,传统汽车产业发达,2013年12月3日,这座曾经风光无限的汽车城正式宣告破产,它也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城市。读美国底特律市人口数量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年份中,该市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 1840年    B. 1890年    C. 1920年    D. 1950年

2.下列关于该市人口数量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前期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是高出生率

B. 后期人口不断减少,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

C. 前期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是产业发展

D. 后期人口不断减少,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

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A. 吉林、安徽、湖北、贵州    B. 云南、贵州、湖南、江西

C. 福建、江西、湖南、贵州    D. 广西、湖南、江西、福建

2.深圳户籍人口中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

A.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B. 自然资源短缺

C. 政府鼓励人口外迁    D. 生态移民较多

3.大规模人口外迁对四川的影响是

A. 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B. 不利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C. 缓解了土地和环境的压力    D. 劳动力不足

 

查看答案

读“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④③②①    D. ③②①④

2.在四个年份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     B.     C.     D.

3.当某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时,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 ①以后,②之前    B. ②以后,③之前

C. ③以后,④之前    D. ④以后,①之前

 

查看答案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左图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右图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980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规模

A. 开始下降    B. 持续增加    C. 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 保持稳定

2.根据右图,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 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 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 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 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查看答案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 科技发展水平    D. 蕴藏的资源数量

2.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 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 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