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16年7月15日,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在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花山岩画展现了壮族先民骆越族人生活和宗教仪式的场景,绘制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岩画与其依存的喀斯特地貌、河流、台地一起,形成“岩画—山—水”的和谐的视觉效果,使人得以一窥过去在中国南方盛行一时的古文化仪式原貌。绘制者在万仞崖壁上持续、有意识地作画,作画位置之奇险,难度之大,举世无双,图像数量多达2600多个,岩画大部分为赭红色的图案,以人物形象为主,与黄黑色的崖壁形成鲜明对比。下图为花山岩画临摹图
分析花山岩画的旅游价值及其保护面临的主要自然挑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的的喀喀湖是安第斯山区的高原湖泊,面积约为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周围高山环绕。有众多河流注入。数百年前,躲避外族侵略的乌鲁斯人逃到此地,他们用岸边的芦苇、香蒲草在湖面建成一座座浮岛,并住在岛上以捕鱼为生。下图示意的的喀喀湖位置及浮岛景观。
(1)说明乌鲁斯人选用芦苇作为浮岛主要材料的原因。
(2)分析乌鲁斯人定居在浮岛上的有利水环境条件。
(3)近年来,当地政府鼓励乌鲁斯人离岛上岸居住,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野骆驼学名野双峰驼,生性胆小、机警,是世界上惟一靠喝盐水和呓盐碱性植物生存的极度濒危动物,目前数量减少到不足1000峰,大部分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为保护野骆驼种群繁衍,我国在罗布泊地区建立了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除野骆驼外还分布有雪豹、狼、豺狗等肉食动物。保护区规定在核心区外可以进行科考、旅游等活动,但不能进行采矿等开发建设活动。目前,经国家批准,保护区由原先的7.8万平方公里缩减至6. 12万平方公里,调减的主要为北部哈密实验区部分面积,据科考结果,哈密范围内煤炭、铜、镍、铁等资源非常丰富,但已经属于无植被、无水系的干旱荒漠戈壁区。读“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功能区划图”,回答问题:
(1)简述导致我国西北地区野骆驼种群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
(2)为适应环境,野骆驼具有“全身被以细密柔软的绒毛,脚掌下生着宽厚的像弹簧一样的肉垫,长睫毛的眼睛和自动开闭的鼻孔”等身体特征,根据该地的生存环境,分析野骆驼这些身体特征的主要作用。
(3)结合材料,简析调减保护区面积的主要原因。
(4)为保护和改善罗布泊自然保护区野骆驼的生存环境,请你提出可行性措施。
热喀斯特指多年冻土区受热融蚀产生类似喀斯特地貌形态的热融地貌。由地下冰融化而产生,分为热融沉陷地貌(图a)和热融滑塌地貌(图b)两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区域能够经常见到热喀斯特地貌的是
A. 云贵高原 B. 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
C. 巴西高原 D.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
2.热融沉陷区域形成的热融湖
A. 会继续陷落成溶洞 B. 会使冻土层逐渐变薄或被切穿
C. 是岩层弯曲形成的 D. 面积广、水量大
我国沿海海平面的季节变化与气象密切相关。下图反映2014年上海沿海海平面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常年同期相比,2014年上海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是
A. 2月 B. 6月 C. 9月 D. 11月
2.每年,上海沿海出现季节性高海平面潮的原因是
A. 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 B. 易受热带气旋影响
C. 流向海洋的河水减少 D. 西南季风吹拂海面
3.2014年上海沿海的海平面总体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 长江口发生咸潮次数增多 B. 崇明岛面积逐渐增大
C. 沿海风暴潮的危害减弱 D. 上海城市需水量减少
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畎(沟)亩(垄)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a),下田弃畎(图b)”两种方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
A. 为农作物提供更多养分 B. 增加土层深度
C. 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 D. 增加耕地面积
2.我国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在垄上,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
A. 土层较薄 B. 光照充足 C. 温度高 D. 降水多
3.“畎亩法”不能用于季风水田农业,因为
A. 水田管理要求土地平整 B. 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
C. 水稻生长需要强烈光照 D. 水稻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