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10月下旬...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10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图为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 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 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 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 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 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 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3.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A.     B.     C.     D.

 

1.A 2.C 3.C 【解析】 1.读图可知,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随着海拔升高,强度减弱,A对。逆温强度在日出前最大,B错。逆温现象日落后出现,日出前消失,C错。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降速慢,D错。故选A。 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C对。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无关,A、B、D错。故选C。 3.浓雾天气出现条件,一般出现逆温现象,由于山谷地区,夜晚山坡降温速度快,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近地面气温降低,导致在垂直方向出现逆温现象。故选C。 【点睛】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0.6°C/100 m,这种现象称为逆温。 逆温一般按照成因的不同分类,如下: 1.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空,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上而下消失。辐射逆温的厚度可达几十米至几百米。在极地可达数千米厚。 2.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少,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多出现在秋冬季或春季,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冬季海洋上来的气团流到冷的下垫面上,或秋季空气由低纬度流到高纬度时,都有可能产生平流逆温。 3.地形逆温: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气温的倒置现象。 4.下沉逆温:在高压控制区,高空存在着大规模的下沉气流,由于气流下沉的绝热增温作用,致使下沉运动的终止高度出现逆温。这种逆温多见于副热带反气旋区。它的特点是范围大,不接地而出现在某一高度上。这种逆温因为有时像盖子一样阻止了向上的湍流扩散,如果延续时间较长,对污染物的扩散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甲为婉蜒于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区)的金沙江干河谷景观,该地区森林覆盖率低,图乙为鄱阳湖附近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所示河谷中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火热干燥,岩石物理风化严重

B. 河谷多大风天气,风力搬运作用强烈

C. 河流流速和流量减小,碎石大量沉积

D. 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碎石堆积较多

2.金沙江干热河谷对长江三峡水库存在着较大的危害,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 水土流失严重    B. 碎石裸露面积广

C. 河流流速较快    D. 河水蒸发量巨大

3.形成乙图中鄱阳湖西侧山脉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 背斜成山    B. 向斜成山    C. 沉积成山    D. 断层成山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 背斜谷    B. 背斜山    C. 向斜谷    D. 向斜山

2.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 持续淤积    B. 先侵蚀、后淤积    C. 持续侵蚀    D. 先淤积、后侵蚀

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 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 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 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查看答案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图 2 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 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 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 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 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2.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A. 变陡了    B. 变缓了    C. 无变化    D. 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

高考结束后几位同学相约去青海西宁的青海湖旅游,计划6月12日在图中黑马河乡看日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查询得知当日某地(120°E,32°N)昼长为14小时,该日青海湖黑马河乡日出时间约为北京时间

A. 5:00    B. 6:00    C. 7:00    D. 8:00

2.当地牧民忠告他们观日出时需穿厚衣服或者羽绒服,而此时北京早已穿着短袖夏装,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民俗文化    D. 地形地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